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十一卷
发布时间:2023-01-24 14:26:29作者:佛缘网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十一卷
圆瑛大师著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癸二 兼示阿难 分二 子初 阿难蹑佛语而执因缘 二 如来拂深情而责执吝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前四句经家叙仪。世尊下,阿难略牒佛语。现说杀、盗、淫业,此牒业果相续之文。以三贪为本,生死不了,则摄世界、众生在内。究三种生续之因,因于无明,满慈求索妄因,意拟修断,佛示无因,何劳肯綮?即教以圆顿下手工夫,但不随妄心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能缘之心不起,即是三缘顿断,遍计执性既空,依他起性,亦不可得,现行不熏,种子不发,故三因亦复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者:由因缘俱断之故,而心中无明狂性,自然歇息。前从真起妄,则无明忽生,生本不曾生,今返妄归真,无明顿歇,歇亦无所歇,以无明本空故。又无明实性即佛性,故曰歇即菩提。妄空真露,乃现出本有家珍,不从人得也。
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上二句,因闻佛对阿难,累排因缘,对满慈常说因缘,前云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以是因缘,众生相续;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今又言三缘断故,三因不生,阿难重执因缘。故曰:‘斯此也则因缘,皎然即明白也明白。’下二句疑佛自语相违。上言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又言歇即菩提,何劳修证;云何如来,既说因缘,又顿弃因缘耶?此阿难第三次疑因缘也。第一于显见超情科中,疑见性不由因缘;第二于圆彰七大科前,疑万法不由因缘;今第三疑证果成道,有果必定有因,何以亦不属因缘?佛既久排因缘,而语中又带因缘,此是致疑之端也。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此叙昔教因缘之益。我阿难实从因缘之法,心得开悟,而入见道位,得成初果。世尊!此因缘之义,乃属正理,能令众生,返邪归正,何独我等年少,有学之人,闻佛因缘声教而得益?今此会中上首,大采菽氏,及鹙子、空生等,诸长老皆从因缘,而得道果。从老梵志:别约舍利、目连,先事沙然梵志学道,为上首弟子。沙然殁世之后,由闻因缘之教,发明心地,反邪归正,从佛出家,开悟四谛法门,依之断见思惑,得成无漏道,即阿罗汉所证之道。无欲漏、有漏、无明漏,三漏俱尽,得出三界,得证无生,则因缘之教,能令返邪归正,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岂不大有益乎?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唯垂大悲,开发迷闷。
此叙今教顿弃因缘,不唯有背自宗,兼恐反滥邪教。今说,即指现今所说,无明无因,其体本空,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修证,皆顿弃因缘也。若是则王舍城,拘舍梨外道等,所说八万劫后,自然成道,犹如缕丸,极处停止,不假修证者,翻成为第一义谛矣!即使如来今教,不落因缘一边,亦堕自然一边,如何得成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心实迷闷,惟愿大悲,开示发明,扫荡我迷云闷雾,令得朗耀性天也。初阿难蹑佛语而执因缘竟。
子二 如来拂深情而责执吝 分六 丑初 就喻拂情伸意 二 迭拂诸情令尽 三 直斥耽著戏论 四 现证戏论无功 五 正劝勤修无漏 六 更举劣机激责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如是。
即如,乃即就前喻,以推阿难所执,因缘、自然之情。达多狂性,喻无明,以为能障菩提之因缘;若得除灭,合狂心若歇。不狂性,喻菩提,以狂性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合歇即菩提。在汝所谓因缘、自然之理,研穷起来,必定如是。汝实未知,我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狂性因缘,若得除灭,此本非因缘。又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此亦非自然。以下约头狂双拂,因缘、自然二计皆非。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此约头拂自然。头喻菩提之真,前二句标定,头为自然。谓演若达多之头,若本来是自然。三、四二句,本自其然,无然非自者:即是既本来自然,牒上句意,即应常时自然,无时而不自然也。末二句反难,以何因缘之故,忽怖无头,而狂走觅头耶?既然狂怖妄出,则头不得谓为自然矣! 法合,谓众生真性,若本来自然,无有那一时,不是自然,何因缘故,复起无明,迷真逐妄,今欲返妄归真耶?既有无明妄动,则真性不得谓之自然矣!此中破自然,只破自然,不是以因缘,对破自然。若对破则成矫乱,何因缘故句,则何故也。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此约头拂因缘。文中虽有自然,及狂字,但惟带言而已。恐闻前喻,自然被破,转计因缘,故独约头辨,以明非因缘也。若自然本有之头,由照镜因缘之故,狂怖无头;下二句反难,何不以自然之头,由照镜因缘之故,遂真失耶? 法合:谓本来真性,由必欲加明因缘,故起无明,何不以本来真性,由无明因缘故,而遂真失耶?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此结明非因缘,申其正义。以本有之头,虽由照镜因缘狂走,其头依然不失。设有人,见达多之狂走,问云:‘何为狂走?’答曰:‘我要觅头。’彼人以手摩其头曰:‘这是甚么?’达多始觉,头还不失,狂怖无端妄出,既狂之时,头原无失,歇狂之后,头亦无得。而狂起狂歇,不关本头之事,其头非但无失,曾无丝毫变易,则何所藉因缘耶? 法合:真性常住不失,无明忽然妄起,无明虽起,真性不变,妄起之时,虽迷不失;妄灭之后,虽证无得。妄起妄灭,与真性本不相干,则真性亦不属因缘矣!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此约狂拂自然。狂喻无明之妄,若谓本来狂是自然,即应本来常有狂怖。下二句难云:既是常有,而未发狂之际时也,其狂潜藏何处?难道身心之中,有潜狂所在耶?既无潜狂之所,则狂非自然矣!首句作狂本自然亦可。 法合:无明若是自然,则本有无明,当一念未动之时,清净本然心中,无明何所潜藏?以真元无妄故,何得谓无明为自然?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此约狂拂因缘。首句反言,不是狂出于自然,即是翻成因缘。头本无妄者:谓狂怖之时,头本不失,即当常无狂怖,有何因缘,而狂走耶?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矣!首句作狂不自然亦可。 法合:谓无明不是自然,是因缘者,毕竟以何为因?然真性宛在,不曾遗失,为何因缘,而背觉合尘耶?若真性有失,可说因缘,真性不失,则非因缘矣!以上喻明真性与无明,俱不属因缘、自然矣。阿难一向溺于权宗,不知衣里神珠宛在,辗转他方求食,因缘之见,固不能忘也。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满慈执无明有因,阿难疑真性同自,皆由不悟本头不失,狂走无端,所以堕入因缘、自然之二计。若悟本头,虽狂不失,则头非自然;依然宛在,则头非因缘;若知狂走,未狂元无,则狂非自然;头本无妄,则狂非因缘。首二句约头约狂,皆双拂二计,上句知真本有,下句达妄本空。若明斯义,则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全无实义。此正销阿难之现疑,兼防满慈之又执。 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是因缘、自然,俱属戏论之故,我先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三种分别之缘断故,则菩提非自然;妄离真显,当下即是,则菩提非因缘矣!此佛重伸自己所说,歇即菩提之意。
丑二 迭拂诸情令尽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
承上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不可作菩提心生想。以菩提真心,元是本有,但由了因之所了,不是生因之所生。向被狂性所覆,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故我前云三缘断故,即菩提心。上句三缘断故,亦不可作生灭心灭想,以无明狂性,乃属本空,三种能缘分别之心,是枝末无明,虽言断故,实无所灭。若说有菩提心生,有生灭心灭,此但是凡情生灭之见,非真菩提之心。
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
首句灭字,则生灭心灭;生字,即菩提心生,此但生灭;亦复俱灭,尽即灭也。而至无功用道,亦不可作自然想,若有自然,亦成对待。如是指上句,若如是有自然,则分明自然心生,对彼生灭心灭,即此自然,亦是生灭之心,非真无功用道。何以故?非绝待故。此中道理,更觉难明,故下以喻显之。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此喻显自然,亦是生灭之理。首二句牒上。无生灭者:即牒灭生俱尽。名为自然者:即牒无功用道。下喻自然亦非真,犹此世间,诸相杂和,药丸药饼之类。成一体者,名和合性:喻生灭因缘法。对此和合,遂将非和合者,称即名也本然性,喻不生灭之真,此真乃对妄所立之真,非真菩提心。如下文偈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是知无真可立,将欲立真,已非真真如性耳。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此极拂妄情。妄尽真显。本然即自然,和合即因缘。首二句单遣,非即遣也。以非本然,遣本然;以非和合,遣和合。第三句,合然俱离,是双遣,离亦遣也。合字,兼和合与不和合,俱遣乃遣第二句。然字,兼本然非本然,俱遣乃遣第一句。俱离,与下俱非皆当双用。第四句离合俱非,离乃俱离之离,合非和合之合,乃是即字之义,即是不离也。离和合非和合,本然非本然,此双遮也;合即也和合非和合,本然非本然,此双照也。俱非,即遮照同时义,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此对第三句。遣之又遣,更无可遣,诸情皆尽,情尽法真,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丑三 直斥耽著戏论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
阿难前云:‘不历僧祗获法身。’此佛谓曰:‘菩提涅槃,尚在遥远。’以阿难倒想虽销,细惑全在,故于无上菩提,无余涅槃,尚在遥远。断云:非汝历劫,辛勤劳苦,所能修证。如是与佛前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岂不有乖前后乎?当知前者,能舍戏论,何藉劬劳,何须历劫,今以阿难,戏论未捐,纵经尘劫,断定难成,下则明言以告之。
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祗益戏论。
此出其难成极果之所以。虽复忆持下,以阿难多闻第一,非惟能闻,复能忆持不失,又非惟忆持我一佛所说,亦能忆持十方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即: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部,小乘九部,大唯三。清净妙理:指大乘三部,清净实相妙理,圆顿法门,如恒河沙。喻虽复闻持之多,不肯从闻、思、修,祗是资益戏论,所以难成极果。
丑四 现证戏论无功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
前三句即祗益戏论,博得多闻之名,虽积劫即历劫多闻熏习,非有真修,徒闻无功,所以不能免离摩登伽女,淫术所加之难。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此二段举事验证。何须即反显多闻无功,若多闻有功,何须待我楞严神咒之力,使摩登伽心中,淫火顿歇,使汝阿难,如从梦觉,方脱淫难。淫火者,淫欲属火,凡多淫之人,相火必旺,淫心一动,淫火便炽。摩登伽宿为淫女,淫火更旺。顿歇者,以正咒能破邪思,邪思顿息,故淫火顿歇,顿断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得三果阿那含。此云不来,再不还来欲界受生也。 于我法中,成精进林者:在我佛法之中;成为精进林,林是喻其进速,而证之多也。不从初二果阶级,顿证三果,故以称焉。爱河干枯者:爱为生死本,因爱则有欲,因欲则受生,因生必有死,爱欲溺人,故喻如河。淫火顿歇,爱欲便断,得超欲界,故曰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淫难也。阿难固是大权示现,登伽亦是逢场作戏,一以见多闻之无功,一以显神咒之有力,而登伽淫火顿歇,显咒力能除障;得阿那含,显咒力能成益也。
丑五 正劝勤修无漏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是戏论无功之故。阿难多闻,非是一生,故曰,汝虽经历多劫,有闻持之力,能忆持如来,秘密妙严;无上之法,非口所宣曰秘,非心所测曰密。此二字即不思议,清净妙理,庄严一乘,即《法华》之大白牛车,张设幰盖,众宝严饰。纵能忆持,人间只是称汝多闻第一,未全道力,汝所自知。
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者:此无漏业,不可作二乘所修解,当指圆顿修法,与前后文,要相照应。以多闻不及修习,故曰不如一日,狂心顿歇,不随世间、业果、众生,三种而起分别之心,此即背尘合觉,逆彼无始生死欲流,故得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憎爱是二种苦因,生死是二种苦果。憎爱不必别作他解,即是异见成憎,同想成爱。若能不随分别,则尘既不缘,憎爱何自而生?苦因既断,苦果自离,此即修无漏业,示多闻人,就路还家之法,不出流而闻尘,但逆流而照性。即下文偈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正与此文相合也。
丑六 更举劣机激责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咒神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此举登伽,以激阿难。宿为淫女,三障具足:淫心烦恼障也;宿世淫习业障也;现受女身报障也。由仗楞严神咒威力,销其爱欲,即淫火顿歇,爱河干枯,而烦恼障已除。法中者,在佛法之中,成精进林,而业障亦断。名性比丘尼,列僧宝数,则报障已转。此文具有四悉檀利益:亲闻神咒,驱邪归正,即世界悉檀,得欢喜益;法中为尼,精进修行,即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销其爱欲,即对治悉檀,得灭恶益;顿证阿那含,则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
与罗侯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罗侯罗,是佛之子,非是欲爱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云覆障。耶输陀罗译云名称,是女中有名称者,是佛之妻。佛为太子时,十七岁结婚,但是无情夫妻,并未同房。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耶输陀罗,同佛姨母,发心出家。性尼与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无非贪爱为苦,知女身之报,爱欲深重,历世以来,果报不胜,皆由贪爱为苦也。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此正激劝之旨。今性尼、耶输二人,女身劣机,但以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如何修法?即以悟历世因,贪爱为苦,但以一念止绝贪爱之水,不令向外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定力成就。下二句明果证。或得出缠:谓性尼爱河干枯,断五趣杂居地,九品思惑,得出欲界生死之缠缚。又谓耶输已证四果,所作已办,分段已离,得出三界生死之缠缚。或蒙授记:谓此二人,如能回小向大,捐舍声闻,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进趣菩提,则蒙佛授记,正未可量也。
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者:此斥责之词。谓彼耶输女身,已为劣器,登伽淫女,更是下机,今尚以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已得胜进,如何汝阿难,以堂堂丈夫之形,赫赫王家之种,徒守多闻,甘居下位,现见熏修有益,不肯进修,如何自欺自暴,尚留恋见闻即观听分别耶?即指见相发心,闻尘执吝,未免循尘,自取流转也。 交光法师云:当知阿难,此审辨问,最有关要。良以前既排尽因缘,后复将谈修证。若一定有修有证,则违前自言;若一定非因非缘,则废后修证;此圣言宛似互违,不可不辨也。今明真本无变,犹夫头本无失,而何有实修实证,固非一向堕于因缘也;又明妄之现迷,犹夫狂之现起,而岂终无修无证,亦非一向堕于自然也。由是则知斯经,无修无证,固不碍于有修证;而有修有证,仍不碍于无修无证也。前后之文,无复矛盾之可议矣;其旨亦甚微妙也哉!壬二正为宣说竟,并上科辛二如来次第以除二惑竟。
辛三 大众领悟赞善谢益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
此文总结,正答满慈,兼示阿难两大科。以前答满慈之后,无有结文,故此并结。先叙领悟,必由开示,故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开示训诲,未叙满慈之名,摄在大众中,非单结阿难也。疑惑销除者:疑惑有五,满慈四,阿难一,此皆深疑细惑。满慈:一、疑清净本然,云何忽生三种相续?佛示以万法生续,起于一念无明,故有世间诸相。二、疑五大性不相循,何得互遍无碍?佛示以全相即性,惟一不变妙体,故得随缘自在。三、疑诸佛如来,何时复起其妄?佛示以妄本不生,如翳眼见空华,空华本不生,真终无变,如矿既销成金,不复重为矿。四、疑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佛示以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阿难疑佛,顿弃因缘,恐滥自然。佛示以知真本有,达妄本空,则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因闻重重妙示,所以疑惑得以销除。
满慈执因疑果,又疑妄有因;阿难执吝昔宗,疑真滥自,二人皆耽著戏论。佛又诲以戏论无功,若不舍戏论,则历劫徒劳,终无实证;能舍戏论,则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语虽独对阿难,意则兼为满慈,可谓一点水墨,两处成龙矣。
故同得心悟实相。此实相,即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菩提胜净明心是也。空如来藏,前三卷已悟,故不指在内。第二卷,十番显见之末,佛责汝等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此第一次说实相。则后文剖妄所出之真,四科所会之性,皆实相也。第三卷,圆彰七大之前,许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此第二次说实相,则以下所谈七大遍周,及阿难大众,所悟遍常之心,皆实相也。第三次此处经家所叙,已悟实相,可以推知。前来佛说后二藏,正答满慈,兼示阿难,全是发挥实相也。身意轻安,得未曾有:意即心也,三卷末,阿难与大众,悟空如来藏,则曰:‘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悟空藏,则妄身妄心,荡然无存,故得无碍;真身真心,荡然宽廓,本无挂碍。今悟后二藏,则身心轻安,了达无明万法本空,无有身心粗重之见,故轻:自知菩提真心本有,不藉劬劳肯綮之功,故安;此皆昔日未曾得,而今得之,故曰得未曾有。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前四句叙仪,中三句赞善,后谢益。重复悲泪:此是阿难,第五次悲感垂泪,故曰重复。第一次因被邪术所禁,提奖归来,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第二次,三迷被破之后,重复悲泪,自述恃佛威神,不勤定力,所以虽身出家,心不入道。第三次,显见无还科中,垂泣叉手,而白佛言,虽承佛音,悟妙明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第四次,十番显见之后,剖妄出真之科,因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悲泪顶礼,求佛施大慧目。今乃第五次,信悟既深,愈觉佛恩难报,故悲泪顶礼,对上为谢前,望下为请后。长跪合掌,而白佛言,皆示敬也。无上大悲,清净宝王者:佛具同体大悲,是为无上大悲,观一切众生,与佛同体,今则沉沦苦海,故运至极之悲心,拔出于苦海。佛从因至果,复本心源,究竟清净,证离垢妙极法身,犹如摩尼宝王;不变随缘,随机施教,善能开发,我等惑妄重封,权宗固闭之心,今得豁然通达也。能以如是,种种因缘者:此举善能开发之所以,由佛能用如是种种因缘。如是乃指上文,演若迷头狂走,登伽顿销爱欲,耶输同悟宿因,种种因缘,透机之谈,善巧方便,提撕奖劝。或以向上一著提撕,则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却又不舍婆心奖劝,则云历劫忆持无功,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引诸沉冥,出于苦海者:接引凡、小出离憎、爱二苦海。又沉谓凡夫,沉沦分段生死苦海;冥谓二乘,冥滞变易生死苦海。若照本经,一乘了义说,接引凡、外,出离二种生死苦海,而达菩提涅槃彼岸,亦所以启后修门矣。自满慈发问至此,复为一周,名‘无生无碍周’。
《正脉》云:前周中,谈空如来藏,以直指自心,本具妙定之体,极显其常住周遍;此一周中,谈后二如来藏,乃至圆融三藏,以详发自心,本具妙定体用,极显其无碍圆融。此即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圆真心,不假修习,如如本定,三名中,即妙奢摩他;而悟彻此者,即微密观照也。又此心此定,一切众生,乃至权小,悉不测知,所以错乱修习,终无实果,故于经题四实法中,正属如来密因也。而旧注谓见道分者,亦齐于此。正宗至此,已二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竟。
己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 分二 庚初 选根直入 二 道场加行 庚初分三 辛初 阿难说喻求门得入 二 如来教令一门深入 三 大众承示开悟证入 辛初又分二 壬初 述领佛旨 二 喻屋求门 今初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
此为正宗第二大科。佛答阿难所请,三名中妙三摩,经题中修证了义,文中所说,名义皆相合也。于建立义门文中,佛亲命名,妙三摩提,通科之中,或称三摩提,或称三摩地,或称三摩,但是梵音小异耳。首二句承领法音,通指后二藏所说之法音。观虽承二字,乃是虽然领悟,已开圆解,须请圆修,方克证入,故下喻屋求门,即是求示修门也。 知如来藏:知字即大开圆解,已悟三如来藏之圆理。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即一真法界之心,乃领悟空不空藏中,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之义。既悟心遍十方,故能含育,四圣六凡之十界。文中独约佛界说,九界虽不明列文言,可以推知,皆是妙觉明心,随缘显现耳。
含育如来,十方国土者:含育二字,双贯下两句,含是含容,育是生育,如来指化身佛,国土即变化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者:妙觉王指报身佛,刹即实报土,佛身具足宝相庄严,刹土广聚七宾庄严,身土悉皆清净,故曰清净宝严,妙觉王刹。此中但说报、化二身,不说法身者,以法身即妙觉明心,为能含育,由法身垂现报、化二身也。
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逮修习。
上叙心开之相,此领劝修之旨。前如来云: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是责多闻无功也。又云:‘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是责不逮及也修习也。
壬二 喻屋求门
我今犹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陆宿曰旅,水宿曰泊。阿难尚在有学,未返家乡,犹如旅泊之人。前佛告以菩提、涅槃,尚在遥远者,即因此也。天王者,左传称周天子为天王,佛乃法中之王,故以喻焉。华屋喻如来藏心,华屋文质相称,喻如来藏体用圆融。前蒙如来开示藏心,得开圆解,犹如忽蒙天王,赐与华屋,实出望外! 虽获大宅,要因门入者:虽得蒙赐大宅,未得其门而入,犹如宫墙外望之人,安能受用?喻虽悟藏心,广大圆满,未得修门,不能证入,何由安住?故请修为当务之急也。华屋之门,即在六根门头,阿难未知,无由得入。
惟愿如来,不舍大悲,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
此普求入大之法。若不蒙示,则涅槃无路可修,故惟愿如来,不舍无上大悲,指示在会诸蒙暗者。锢蔽权宗曰蒙,昏迷实理曰暗;此等即未入华屋,门外汉也。 捐舍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者:令在会各各回小向大,不住化城,前趋宝所,捐弃也舍昔日修证小乘,有余涅槃,毕竟求得如来极果,无余涅槃。本发心路者:根本发心,下手起修之门路,此即求示因地心。若最初发心,能依二根本中真本,为因地心,则直趣菩提,自然不遭纡曲,即是正修行路。下文佛令从根解结,即本发心路也。
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此别为有学,正求初心方便。令有学者:即未得无学果位之人,从何方便,可以摄伏畴昔攀缘心?摄,是收摄而不放;伏,是降伏而不动;畴昔指过去,自从无始,以至今生。攀缘心,即意识心,攀所缘六尘之境,念念分别取舍,即二根本中妄本。为楞严大定之障碍,故佛前对阿难,首先破除此心。 得陀罗尼:解见第三卷,剖妄出缠文中。彼佛云将欲敷演,是知前说次第三藏,圆融三藏,无不是敷演陀罗尼也。今欲必得,庶可入佛知见。佛之知见,众生本具,但迷时埋没,佛知见,成为众生知见;悟时显露,众生知见,无非佛之知见,由来生佛不二,祗因迷悟成差。若欲入佛知见,但从根中入流,即使得入。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在会人众心一,伫候如来慈悲法旨,均欲奋发真修,以免错乱。
辛二 如来教示一门深入 分四 壬初 分门以定 二 义二验证以释二疑 三 绾巾以示伦次 四 冥授以选本根 壬初分二 癸初 标开妙修行路 二 教明二决定义 今初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
此经家叙述佛意,正为现在回心之众,兼为当来大根之机。尔时即阿难请示修门之时,世尊哀愍现会之中,已经回小向大,缘觉、声闻之众,于菩提心未自在者。今作二解:一、此众于诸佛如来,修证无上菩提,秘密之因地心即如来密因,三如来藏心。,悟虽已悟,未得修门,不能证入,故其心未得自在;二、此众于菩提因心即妙觉明心。,虽然与阿难满慈同悟,前三卷末,各各自知,真心遍常,后承佛法音,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来国土,难得圆解,未起真修,尚属不定性,难免遇缘便退,无自由分,不得自在故。佛勉以不生疲倦,示以二决定义,欲令不定性,而成决定性矣。
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者:及者兼及并及,佛之悲心无尽,欲益现未,当来即未来。佛灭五住烦恼,度二种生死,变易早尽,分段亦离,而归涅槃,大寂灭海。灭后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众生,根浅智劣,而能发菩提心,诚为难能可贵。开无上乘,妙修行路者:无上乘,即最上一佛乘,同教一乘,犹为有上;别教一乘,方称无上,是所趣之果,即上阿难所请之无余涅槃。下句是能趣之因,即上本发心路。此云妙修行路,密指耳根圆通,从闻性妙理,起反闻妙智,以妙智照妙理,闻、思、修证。上句开字,对下句路字,说根本发心,妙修行之路既开,而无余涅槃,无上菩提,斯可希冀矣。
癸二 教明二决定义 分二 子初 宣示总征 二 分判二义 今初
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此先教明二决定义。宣示阿难,及诸现前大众,等未来众生,决定发求成无上菩提之心,不愿终止化城,有志前趋宝所。于佛如来,妙三摩提者:三摩提加一妙字,即阿难所请佛定,第二妙三摩是也。又即经题中,修证了义之功,又即观世音从闻、思、修,所入之三摩地,为诸佛共修之法。不生疲劳倦怠之心,美则美矣!应当先明了,发觉觉即菩提最初之因地心,还是真心耶?还是妄 心耶?若依妄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犹如蒸沙,不能成饭;若依真心,则依不生不灭为因地心,然后可以圆成果地修证。故对二种决定义,不得不预先明了。二决定义,下文佛自解说,先总征: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子二 分判二义 分二 丑初 决定以因同果澄浊入涅槃义 二 决定从根解结脱缠入圆通义 丑初分三 寅初 令审观因果 二 示所除五浊 三 明伏断证极 今初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此下别示二义。今先示第一义:决定以因心,要同果觉,乃可从真因,而克妙果。故呼阿难而告之曰: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愿乐也捐舍声闻小乘,不愿沉滞空寂,欲修菩萨大乘,智悲并运,求入佛之知见,前文已解。欲字双用,欲即是志愿,志愿舍小乘,志愿修大乘,求入佛之知见,即求成佛道。应当谛审观察,因地最初发心之心,与果地究竟取证之觉,同耶?异耶?因心若同果觉,如以空合空,因心若异果觉,如煮沙作饭;不得不加观察,以免因差果谬矣!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此明异相。阿难若于在也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此心即第六识攀缘心,妄根本也。以此心为本地修因之心,若求二乘小果则可,而求诸佛最上一乘,不生不灭,真常果觉,则不可,故曰无有是处。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诸器世间,可作之法,皆从变灭。阿难!汝观世间,可作之法,谁为不坏?
以是因果不同之义,汝当起智照察,照明器界世间,可作之法,即有为法,有为有生灭,故曰皆从迁变坏灭。恐其不信,故重呼其名,告以汝观察世间,可作有为之法,谁为不坏?要其自观自悟自信也。可作之法,例第六识,生灭无常之心,决定不可用为因地心,前佛与阿难,三番破妄识,即此意也。
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上例明异相,此例明同相。然字转语之词,终不闻烂坏虚空,虚空例根性,不生不灭,真实常住之心,故以不闻烂坏虚空例之。何以故下,释其所以,以虚空非可作有为法故,从始至终,其性真常,无坏灭故,决定可取为本修之因地心。前佛与阿难,十番显真心,即此意也。以上决定以因同果,是第一决定义之宗。下澄浊入涅槃,是此宗之趣。
寅二 示所除五浊 分三 卯初 克示浊体 二 总喻浊相 三 别列浊名 今初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此克示五浊之体。本经与诸经,名同义异,但取圆湛心水,投以诸大之土,水失清洁,以致见等不圆不湛,便是浊体。交师云:外五大与内四大,虽均为浊体,而逼切生死,障绝涅槃,惟内四大为尤甚,故此文多论身中四大也。 先释身中四大:则汝现身之中,坚硬之相,肌肉筋骨为地大;润湿之相,津液精血为水大;暖触之相,燥热温度为火大;动摇之相,气息运转为风大。 由此四缠:即四大假合,互相缠结,组织成身。既有身相,妄有六根,分汝湛然圆遍,妙觉明真心,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识精元明,映在六根门头,为视,即眼根见精;为听,即耳根闻精;为觉,即鼻根嗅精,舌根尝精,身根觉精;为察,即意根根性照察,拣异意识分别了知,此即色心和合以为浊体。下文所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从始洎及也终,始于识阴,终于色阴,以生从识起故,五叠重也浑然不清,而成浊相,此结成名数。
卯二 总喻浊相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砂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此喻总明五浊之相。首句征,下喻明。清水二句,喻纯真之心,清净本然,尘土灰砂喻四大。伦,类也;质体也。本质留碍:谓四大本体,是留滞隔碍,能障真性。二体即清水之体,与四大之体。法尔,即本来之义,一清洁,一留碍。性不相循:喻纯真之心与四大,一真一妄,其性各异。有世间人,喻迷位众生;取土投水,喻起妄乱真。以致真妄和合,色心交织,喻如土失留碍,水亡清洁,真妄不分,故曰:‘汩然’,乃混沌昏扰之相,名之为浊。汝阿难心水,浊相五重,亦复如是。
卯三 别列浊名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此下五段,别示五浊之名,由体相合而成名也。今先示劫浊,此浊依于色阴,内四大,外五大,俱属色阴。内六精之性,乃属心法,凡言浊者,以心水本湛,由诸大投以成浊,如上喻所明,此劫浊依色阴,外五大之空大,与六精之见精,交织而成。首句汝见虚空,举空以影地大等四,举见以影闻精等五。独举空见,以其两者,俱遍十方世界,妄织之相易明。空见不分者:同时俱遍,不能分出,何处是见之边涯,何者为空之界畔,此三句举劫浊体。
有空无体,有见无觉者:若但有空而无见,则空无体可得,即无见谁明空体?若但有见而无空,则见无有所觉,即无尘不能显根。相织妄成:以空见相织,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见空既尔,见色亦然,眼根既尔,余根亦然;根尘相对,浑浊真性,隐蔽妙明,遂成劫浊之相。此三句明劫浊相,后二句出劫浊名,是第一重,名为劫浊也。此浊居初,若按从真起妄解,汝见虚空,见当指能见见分,空当指晦昧空相,见相交织,而成劫浊也。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次示见浊。此浊依于受阴,以见、闻、觉、知,与内四大,交织而成,六受用根,领纳诸境。汝身现抟四大为体:此二句举见浊体,谓汝今此身,抟取四大假合,以为自体。四大解见在前。既有身相,则有六根,由是分一精明,而成见、闻、觉、知等六精。元是一精明,被地、水、火、风四大所壅隔,既成六根,而分作六和合,本无留碍者,而成留碍矣!眼只能见,乃至意只能知,水、火、风、土四大,本是无知之物,旋令觉、知;旋者转也,为六精之性所旋转,转无知觉者,而成有知觉矣。 相织妄成者:知与无知,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见浊之相,共有六十二见,以身见为首,虽针锋之微,亦有痛觉。末二句,出见浊名,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三示烦恼浊。此浊依于想阴,以前段六根既备,而对六尘,六想自成,即六识想像六尘之境,故曰:又汝心中,忆识诵习。谓六识妄想心中,忆念过去所缘境,牢记不忘;识取现在所缘境,爱著不舍;诵习未来所有境,预先计划。此二句举烦恼浊体。
性发知见,容现六尘者:性即能想六识之性,托于六根,发为见、闻、嗅、尝、觉、知,六种妄想。前五乃同时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者;知乃独头意识。知见二字,举二该六。容即所想六尘之相,现有六尘之境。离尘无相,离觉无性者:六识若离六尘境界,则所缘尘亡,能缘识泯,无有识相可得;六尘若离六识妄觉,则能取不生,所取亦空,无有尘性可得。相织妄成者:妄觉妄尘,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所以缘尘想念,贪恋不休,效成烦恼浊之相。末二句,出烦恼浊之名,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四示众生浊。此浊依于行阴,以前三段,既有世界,复有身心,世界身心既备,自有生灭。第七识为生灭根源,念念迁流,而成行阴,故曰又汝末那心中,从朝至夕,妄念相续,生、住、异、灭,无暂停息,于是迁世界,续身心,遂有无边生死。此二句举众生浊体。 知见每欲留于世间者:以凡夫无不贪生畏死,故依执我之知见,每欲常留住于世间,满了百岁,还想一百二十岁,此约心言。无奈行阴密移,业运常催,无自由分,舍生趣生,迁移国土,此约身说。相织妄成者:妄身妄心,常迁欲留,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众生浊之相。末二句,出众生浊名,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五示命浊。此浊依于识阴,指第八识。七识属行阴,六识属想阴。以第八识,在众生分上,去后来先作主翁;寿命与八识,有连带关系,人生八识未离,寿命未尽,八识离体,寿命即尽,故命浊依于识阴。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者:汝等见、闻、觉、知此即根之见闻等精,非六识见闻等。,元是一体,本无异性。众尘隔越者:众尘,指明、暗、动、静等六尘,揽尘结根,各开门户,是以隔离一体,而为六精,无状异生;越即离也。此四句举命浊体。
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者:然以性中而论,六用元是一体,事同一家,知觉相通,同而非异;若据用中而说,一体既成六用,不无彼此,互相违背,异而非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准定也,同非定同,异非定异,故曰同异失准。一同一异,交相组织,亦如一经一纬,密织不分,扰乱真性,妄成命浊之相。后二句,出命浊之名,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交光法师云:通上论之,妙觉明心,惟一湛圆,尚无内外,岂有诸浊?因自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之后,则外被五大器界所浑,而为劫浊;稍内被四大身相所浑,而为见浊;更内被六尘缘影所浑,而为烦恼浊,由是断续身心,迁流国土;复被生死所浑,而为众生浊;约此四相,则内外通一浑浊,而全失湛义;又由是而众尘结滞,六根不复通融,而为命浊。约此一相,则全失圆义。故欲复本湛圆,须求澄浊之法,是以下文,方教澄浊也。
寅三 明伏断证极 分三 卯初 决择取舍 二 法喻伏断 三 结证极果 今初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
上科明众生具足五浊,本有湛圆之性,所具四德,隐而不现;此科乃示,澄浊还清之法。其法先要决择真妄之因心,取真舍妄,下手起修,则浑浊可澄,湛圆可复也。故告阿难,汝今根中,所具见、闻、觉、知之性,即本觉心。与十方如来,所证常、乐、我、净之德,即究竟觉,本来一体,无二无别,本来湛然清净,本来圆满周遍,因有五浊,故失四德。
且以五浊四德对论:因有众生浊,则生死流转,故失真常,而成无常;因有烦恼浊,根随缠缚,则失真乐,而成苦恼;因有见浊、命浊,根识和合,则失真我,而成妄我;因有劫浊,世间尘劳,则失真净,而成不净。此但约别义,若约通义,每一浊皆失四德,失非真失,如浊水则亡清洁,究之清水,仍在浊中;四德虽非真失,五浊现在未除,是以与佛果德,自觉悬殊。汝今欲令,具五浊之四性,远契如来之四德,非假澄浊之功不可!有志澄浊,非先择真因地心,亦不为功,故须决择取舍。
应平声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此即决择真妄二本。若决择不明,取舍颠倒,则五浊无由而清,涅槃无法可证,故佛特嘱以应当拣择,真因地心。死生根本:即第六意识攀缘心;佛前判二根本中,此为妄本。凡、外、权、小,不达此心不是真因,悉取而错乱修习,不能得成无上菩提,故佛三番极破其妄,以是生灭之因,不契涅槃果德,故应先决择,舍而去之。
依不生灭,圆湛性成者:即根中所具,不生不灭,圆满周遍,湛然常住之本觉佛性,乃前佛判二根本中,此为真本,是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故佛十番极显其真。近具诸根,远该万法,凡、外、权、小,悉皆昧之,日用不知,今当决定明白,取而用之。
上二句即舍识,下二句即用根。舍识、用根,为楞严一经要旨,识心若不舍除,大定何自而修?根性若不取用,涅槃何得而证?故示阿难,请修之法,即示以舍识用根。下文若弃生灭,守于真常,亦此义也。成字,即依不生灭,圆湛根性,成为真因地心,因真则果证,故得圆成果地修证,即成果地觉。二成字相照应。
卯二 法喻伏断 分二 辰初 法说 二 喻明 今初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
上科成字,即成此因地心。以用也;湛即不生灭圆湛性,亦即如来十番所显之见性,亦即观耳门所用之闻性。下文击钟所验,常住本不生灭,见大所示,圆满本来周遍,飞光所显,湛然本不动摇,则以用也此不生灭,圆满湛然之根性,旋其虚妄灭生。旋转也,其指五浊,五浊总属虚妄生灭之法,不出身心世界。旋字,即下手工夫,将自己圆湛心中,提起一段心光,不外照根身器界,但内照本源心性,自可旋浊成清,旋妄复真矣!下喻静深不动,沙土自沉。 伏还元觉者:伏,即脱黏内伏;还,即澄浊还清;元觉,即本有元明觉性。此句乃旋妄复真,下喻清水现前。得元来妙明本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此心与果地觉相同,自可远契如来果德。至此位当十信满心,以能双伏二障现行也。
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然后即承上先伏后断,断一品无明,登圆教初住,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圆成果地,真修满证,圆满无上菩提,下喻去泥纯水。
辰二 喻明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此喻旋妄复真。即以前所举五浊,浊于圆湛之性,遍成虚妄,生灭之相,譬以尘土,投于清水之内,遍现浑浊之形。今欲旋妄,如以静器贮水,静器合根;不奔尘水,合圆湛不生灭性;静深不动:如观世音,从闻、思、修,反闻自性,渐次深入,合以湛旋其虚妄灭生;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合伏还元觉;得元明觉,为因地心,沙土自沉,即双伏二障现行,位当十信满心,故曰名为初伏客尘烦恼。此客尘非喻见思,乃指二障现行,生灭不停,如客如尘,今则已伏。《正脉》云:初伏客尘烦恼,应是信满,已断二惑,并伏无明者也。此喻伏成因地。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此喻断入果地。前之砂土虽沉,泥犹未去,合无明伏而未断;今去泥,合已断无明;前清水虽现,合伏还元觉未纯;斯则纯水,合圆成果地修证。名为永断根本无明:即最初生相无明,亦皆断尽,究竟净觉也。
卯三 结证极果
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明相精纯:对法说中,圆成果地修证,妄无不尽,真无不圆,即是纯圆独妙,而证究竟极果。对喻说中,去泥纯水,尘土灰沙已去,惟一清水湛明之相现前,精纯而不杂乱,任从如何搅动,皆不复浊。佛证极果,倒驾慈航,示入生死苦海,变现一切身心世界,或顺行,或逆施,皆不为烦恼,而成妙用。不为四缠五浊之所碍,皆合涅槃清净妙德,转五浊而成四德,一一自在无碍也。初决定以因同果,澄浊入涅槃义竟。
丑二 决定从根解结脱缠入圆通义 分二 寅初 教从根以解结 二 示脱缠入圆通 寅初分五 卯初 决发增上胜心 二 法喻当知结处 三 确实指根是结 四 备显六根功德 五 教其悟圆入一 今初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
首句牒名。上科拣择因心,此科承上拣择既定,则决定从根解结,以为此科之宗,方克脱缠,顿入圆通以为此科之趣。从根解结,是修楞严大定,下手工夫,前三卷半,佛开示真因地心,为最初方便,上科所拣之因心,即佛所示之因心,此科依此因心起修,为初方便,即入初发心住之方便。住前工夫,初学最关紧要,不得不详细发明。既教舍识用根,尚要示以选择圆根。文云: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较之从尘从识从大而修者,其迟速何可以算数计耶?此为至巧至速之法门,故题中称修证了义。 此第二决定义,佛意汝等必欲发菩提心,必欲亦即决定义。菩提心,即大道心,求成无上佛道之心,又即最上乘心,不求声闻、缘觉,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此属愿。于菩萨乘,生大勇猛者:即依愿起行,菩萨为大道心众生,是已发菩提心之人,而修最上一乘之菩提行,生大勇猛,精进不退之心。决定弃捐舍也,诸有为相:即舍权、小,所用生灭心,为本修因者。有生灭,即是有为相。此文内具三种决定:一、决定发菩提心;二、决定修修菩萨乘;二决定舍有为相即决定舍识用根。此种愿行,实属可嘉!故下示以决定从根解结,方能依因克果也。
卯二 法喻当知结处
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此承上欲捐有为,须离烦恼;欲离烦恼,须绝根本。故教以应当审察详细,烦恼根本。烦恼是生死苦果之因,别则根随等二十六法,总则唯是六识,以六识对境分别,生诸烦恼,此属枝末无明。根本即最初生相无明,和合八识之中,结滞六根之内,六根见闻等性,皆无明力,转本有之智光,成能见之见分,能生枝末,故以根本称之。由是观之,生死根本是六识,佛判真妄二本中云: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烦恼根本即是六根。后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汝欲识知,俱生无明,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者:即审详此烦恼,自从无始以来,如何谓之发业无明?如何谓之润生无明?发业,即是造业之因,能发现行之业用,如十二因缘,过去之无明;润生是业之缘,三缘会合,能润今生以受生,如十二因缘之爱取,即中阴身投胎时,一念想爱是也。此二皆烦恼。谁作谁受:即推究根本,意显六根,自作自受。不言六根,而言谁者,即令审详,自审自悟也。 此文烦恼根本是六根,意隐难明,当知根即八识,由八识引起六识,起惑造业,依业受生,推末由本,是第八见分,映出去而成六识,为生死根本,六根复为六识根本,故令细推,发业润生,实是八识,自作自受。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此承上文。汝既决定发菩提心,修证无上菩提之道,必要断除烦恼,欲断烦恼,必先究其根本,故语之曰:设若不审详观察,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从何处而起颠倒。根指有情四大六根,尘指无情五大空界。此根尘本非实法,故曰:‘虚妄’。乃因颠倒而有,颠倒即本末无明。此颠倒起处在根,佛不明言,但曰何处,要其自审,即究根本也。颠倒起处尚且不知,云何降伏烦恼,取证如来正位?此文与第一卷,佛语阿难,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但要断除烦恼,必先审得根本;为国王讨贼,必先捣其巢穴,除其首脑,使其无所依藏,则自离自散,自降自伏;反言若不知处所,云何降伏坐令太平耶?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上法说,此喻明。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断烦恼之众生。不见所以起结之元,喻不知烦恼根本,及虚妄根尘,何处颠倒。云何知解者:以不见所以起结之处,云何而能知解?喻处尚不知,云何降伏断除,而取如来位?此文为下文,绾巾示结之张本,亦即从根解结之伏线。众生根中有六结,六结即我法等烦恼,选根修证即解结。观世音耳根圆通,即解六结、越三空、破五阴、除五浊,与此二种决定义,若合符节。
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前四句喻妄,有结有解,须见结处,方能知解;此五句喻真,虚空喻真性,并不闻世间虚空,被汝隳音灰毁破裂,言从来无有此事。何以故?征其所以,下二句解释。以空无形相,本来无结,亦复无解;喻真性无相,安有结解之可言哉?此又对上上根人说,如前云:何藉劬劳,肯綮修证,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矣!
卯三 确实指根是结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此指根是结。即示虚妄根尘,颠倒之处。则字紧承上文,欲知结处,则即也汝现前此身,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即意也,六精是也。此六精乃为钩通家贼之媒,媒贼钩通,自劫家宝,所以损法财,灭功德,皆由此也。有指六尘为贼,其义非是,以尘属无情,当指六识为贼。第一卷如来破妄识非心文中,问阿难云:‘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答曰:‘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问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佛分明指六识为贼。有人以六根为贼媒,六识为外贼,外字亦复不当,识本在内,云何说外?故今以六识为家贼,六根与之钩通,由六根对六尘,引发六识,起惑造业,故根有媒义。 昔有僧问善知识:‘家贼难防时是如何?’答曰:‘知之不为冤。’斯言甚是。切勿认贼为子,自取其害。又保福禅师云:‘贼是家亲。’以是而观,六识不可以外贼名。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此指六根即是结处。自从无始,最初一念妄动以来,从微至著,六根起结,故于众生有情世界,揽四大六根为自体,执此身以为实我,妄生缠缚,将广大圆满之心性,变局于四大之中,埋没于五阴之内,不能解脱;于外之五大六尘,器界世间,执此界以为心外实法,妄生挂碍,如鸟在笼,不能超越,即不能出三界,了生死也。我等真性,从真起妄,根结既成,遂于身心世界,皆不自在,迷者求出三界,悟者但除根结,根结若除,尘相自灭,不惟身得自在,即于世界,亦复无碍矣!
卯四 备显六根功德 分三 辰初 征释众生世界 二 涉成本有数量 三 显示六根具缺 今初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此明六根数量缘起。上二句征问,下二句解释。此世界,乃指有情根身,非谓无情器界。世约时言,有过去、现在、未来,迁流不住为义;界约处说,有前后左右上下,方位定在为义。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
此世界即指根身。有过现未来,时时迁流不住为世;有前后左右上下,方位定在可分为界;如器界东西等,定位可明也。末二句结成,十方三世之数。
辰二 涉成本有数量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一切众生之身,乃由四大六精,交相组织,虚妄而成。有情之根身,身本四大假合,四大属无知色法,由有见闻等精,旋彼无知,而成有知,故称有情众生世界。既有根身,即有世界,在根身之中,贸易迁流,如世行商,贸易诸货,迁流不停。界相则贸易不定,如转前为后,转左为右等。世相则迁流不停,如转现为过,转未为现等。世界相涉者:以世涉入界中,以界涉入世中,彼此交互相涉,为下叠成功德数量之基碍。
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祗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
此先辨定界性。而此界性,设立方位,虽曰十方。观虽字,则十不定十,究其一定方位可明者,世间人,只目名也东西南北四方。上下无位,中无定方二句,释其只名四方之所以。以上下即四方之上下,离却四方,无别上下,故曰无位。中无定方者:中即四方交接,四隅之中,一隅乃合两方所成,亦无一定方位。
四数必明四句,惟取东西南北,四方之数,必定可以指明;与过、现、未来三世,互相涉入。三四四三:以三世涉入四方,三四成十二;以四方涉入三世,四三亦成十二。故曰宛转十二,左之右之,转来转去,无不是十二也。此为第一叠重也,为下二叠之本。
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流者从本流末,从一叠流至三叠,变者变少为多,由十二变为千二,一十二字,即是十,如世人称十为一十,百为一百,千为一千。三叠即上第一叠,以方涉世,三世各有四方,三四变成十二;第二叠,以世涉方,每方各有十世,变成一百二十;第三叠,每一世各具十方,变成一千二百。文中但言一十百千者,举整数略零数也。此约三四为第一叠。若以四三为第一叠,例此可知。蕅益大师另释三叠:第一叠,三四四三成十二也;第二叠,即四方中之三世,每世各具十法界,则十二成一百二十也;第三叠即界界各具十界,则百二十成一千二百也。故下文意根中云,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出世法。
总括始终者:一叠为始,三叠为终,括者包括,即总括从始至终,六根之中,功能德用,有一千二百。谓众生六种根性,各各周遍身心,身心既是世界相涉而成,已变成一千二百分剂,而六种根性,亦各各变成,一千二百功能德用也。 《指掌》设问:此根性功德,与《法华》六根功德,为同为异?答:此约理具,谓性中自有;彼约事造,经功感现。彼若不仗经功,亦唯理具;此若既解根结,亦齐事造;是则即同而异,即异而同,不可言同,不可言异,思之。
辰三 显示六根具缺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根性平等,根根功德亦等,本无可拣,因诸方众生,根有优劣,娑婆世界亦然。六根之中,三优三劣,以具千二百功德为优,八百功德为劣。三优之中,复以耳根为最优,故佛告曰:‘汝复于六根之中,克定孰优孰劣?’如眼下,别示功德具缺。具者为优,缺者为劣。如眼观见,观见即眼根见性功德,身之前后左右,即南北东西。后暗,后北方不见为暗;前明,前南方能见为明。又云:‘前方全明’,以正南,及东南西南二隅,完全能见;‘后方全暗’,以正北,及东北西北,完全不见。左右旁观,以正东正西,左顾右盻,两旁观察,亦全能见。
三分之二者:言功德之分数,前方与前二隅为一分,左右两方为一分,后方与后两隅为一分,四方每方二百功德,共成八百;四隅每隅一百功德,共成四百,合成一千二百功德。眼根只得三分二,以后方全暗,缺了一分故。统论眼根,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论也功德,缺了北方及后二隅无功德,当知眼根。唯有八百功德,为劣。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近也遥远也,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此明耳根闻性功德。如耳周遍听闻,十方之声,无所遗漏。如下所云:‘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闻性周圆,此即圆真实。声有动静二尘,有声曰动,无声曰静,闻动之时,若有近远之分;若者似也,声尘虚妄,本非实有,故曰若有。但似有近远之声,近远皆闻无碍,此即通真实;闻静之时,寂静无声,闻性愈无边涯际畔,动静皆闻,一切时有,此即常真实;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为最优。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
此明鼻根嗅性功德。如鼻嗅闻,能通出息与入息也。通出具四百功德,通入亦具四百功德,而阙少也中间交接之际,出入少停之时,功用不显,阙少四百功德。验于鼻根功德,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为劣。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此明舌根之性。惟取言说,不取尝味,以舌性具二功能,若取尝味则劣,以合中知故。而取言说则胜,能宣扬世间法,尽俗谛智慧;能宣出世间法,尽真谛智慧。 言有方分,理无穷尽者:或局于方言,如印度法师至中国,不通语言,而所说佛理,无有穷尽;或限于分量,乃以一偈而摄无边妙义。又一解:‘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法华经》云:‘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此能尽出世间智也;孔子听孺歌而警心,此能尽世间智也。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为优。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此明身根觉性功德。如身根对所觉之触尘,识知是违情之触,或顺情之触。违情如夏穿棉衣,冬著单衣;顺情如饥餐美食,渴饮甘露。但合时能觉违顺,离中即便不知,离是一分功德,合是双分功德,故曰:‘离一合双。’每分四百功德,验于身根,三分功德,缺了一分,当知身根唯有八百功德,为劣。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此明意根知性功德。默容,即知性功德,口不言而心自知,谓之默;容者包容。十方三世下,举时处人法,以显包容之范围。约处则包容十方,即横遍义;约时,则包容三世,即竖穷义,此时处一对;一切世间,六凡染法,一切出世间,四圣净法,此人法一对。无有那一法不包容,若人若法,一一皆能尽其涯量边际。当知意根,圆照无遗,故能圆满,一千二百功德为优。四备显六根功德竟。
楞严经讲义第十一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