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僧法师:为什么常在轮回里受苦、不能作主,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发布时间:2024-03-11 04:06:39作者:佛缘网
怎样才能够治伏“贪瞋痴”三毒?
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
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
上慧下僧老法师讲述:
为什么常在轮回里受苦、不能作主,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因为有三个字把它束缚住,所以什么都做不到了。
这三个字是什么呢?就是贪、瞋、痴。这贪瞋痴三个字,在世间法来说,以为有贪瞋痴,这还好。
好比说,这个家庭里头,要是有一个小孩子,他从外头拿东西回来,唉!这个家里欢喜了:“这个小孩子不错!”其实这正是一种“贪”的起始。
“瞋”,在世间法来说,“无毒不丈夫”,假如有瞋,这才能够搆上有丈夫气慨。在佛法上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这贪、瞋、痴,是法身的一种病。
“痴”,是愚痴。在佛教里,所说的愚痴,不是说那个人是傻瓜、白痴,不是那样;而是说无明。“无明”,就是无所明了,缺乏智慧。要是有智慧,就不会起贪,不会起瞋,所以贪瞋的起因是痴。
现在讲菩萨戒,是由戒而能生定,由定而能发慧。戒、定、慧,是三无漏学,以这三无漏学,才能够治伏贪瞋痴三毒。
拿个比方来说,一个国家的正规军没有力量,就起了游击队、判乱分子;慢慢的,这个江山就不稳了。一个人,就像一个国家似的,如果戒定慧的力量没有了,那么贪瞋痴它就作主;贪瞋痴要是作主,这戒定慧就慢慢失败了。
但是,如果戒定慧能够作主,贪瞋痴它就起不来;贪瞋痴起不来,那么前边这几句话,“观沙界于目前…,收群生于掌握…,变丘陵为宝刹…,移净土于秽邦…”,就都能显现了。
有一首偈颂说贪瞋痴的意思,说得很清楚:
众生知见佛知见,如水结冰冰还泮。
戒力春风佛日辉,黄河坼声震两岸。
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彻依然担板汉。
“众生知见佛知见”:众生的知见和佛的知见,原本是相同的。要是同的,怎么众生既没有神通,也没有妙用,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说个譬喻来解释。
“如水结冰冰还泮”:就像水,水的体性是无障无碍,它能随缘而不变。假使把水放在圆形的器皿里头,它就成圆形;把水放在方形的器皿里头,它就成方形;把水放在长形的器皿里头,它就成长形;它有随缘的性,所以它是任运自在的。
可是冰就不同了,一旦冻成了冰,它就不行了。这冰啊,你冻的是方冰,就不能放在圆形器皿里头;冻的是圆冰,放在方形里头就放不下去。我们众生起了贪瞋痴,就像水结冰一样。现在要把贪瞋痴解除,就要想办法把冰化了,冰化成了水,就任运自在了;要是由水结了冰,这就不自在了。冰还泮,泮就是溶化了,能够用戒定慧的功夫把冰化过来,那么它自然就有一种随缘的妙用了。
“戒力春风佛日辉”:持戒的力量像什么呢?就像春风似的。你看那冰,无论怎么厚的冰,春风日暖,冰慢慢、慢慢地就没有力量,它就要溶化了。
“黄河坼声震两岸”:黄河冻了冰,冰很厚,几千斤的大车都能够在上头走,你看!那冰的力量多大?这时候,春风一来,日光也热了;这个日就像佛,这个戒就像春风。
坼声,就是崩裂的声,就像墙有了缝就开坼了。黄河的冰化了,就是崩裂这么一声,就震动两岸了。两岸,就是一个此岸,一个彼岸;此岸是指众生,彼岸是指佛。人修行的时候,能够持戒、用功修行,当道力成就的时候,对于众生有一种感动力,对于诸佛也有一种欢喜力。“切莫痴狂向外求”:千万不可以向外驰求,要向心地上研究。向外驰求,就等于随名逐相,是不容易得道的;心地上求,才能够得道。
“悟彻依然担板汉”:到有一天豁然开悟了,人一悟了的时候,他表面上还是一个凡夫样,跟凡夫还是相同的,不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心地上可不同了!心地上,他是一个断贪瞋痴的人,不像凡夫贪瞋痴具足。
恭录自《佛说梵网经》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