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房山云居寺佛舍利机缘

发布时间:2024-02-21 04:10:08作者:佛缘网
修复后的云居寺大悲殿

  杨亦武

  有这样一座山,春夏之际常有白云环绕山腰,山的名字叫白带山。北齐时期,白带山顶有一座小庙,庙里住的是一位了不起的高僧,他叫慧思。他在白带山顶发下宏愿,要把能见到的佛教典籍都刻在石头上封藏起来,遗憾的是,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他不得不离开白带山,远去南方。 mcm バッグ

  白带山下有一条山溪,现在叫云居寺河,原来本叫杖引河,更早的名字则叫智泉。过去有很多佛寺都是以山水得名的,到了隋代,白带山顶的小庙便因这道山溪而叫智泉寺。寺中的主人早已不是慧思,而是他的弟子静琬。

  仁寿元年,静琬迎来了一件天大的喜事。隋文帝派自己的孙子杨暕亲自前往白带山智泉寺,送来佛祖舍利,修建舍利塔供奉其中,除智泉寺外,隋文帝还选了另外30几处高爽清净的地方建塔供奉。或许是受到皇家的感召,静琬想起了慧思刻石的愿望,于是从大业初开始,便在白带山开始刻经,他最初所刻的石经利用山顶的一个天然洞穴保藏起来。

到了大业十二年,另一个令他感奋的事件就发生在这个山洞里,隋朝皇帝又派人送来佛舍利三粒以表彰他的刻经义举,舍利被供奉在他保藏石经的山洞里,因为有佛祖真身舍利,这个山洞便叫雷音洞。静琬刻经由隋入唐,到了唐贞观五年,由于刻经的需要,静琬在山下大规模扩建寺院,起名云居寺。静琬最初只是打算刻《华严经》等十二部佛经,贞观十二后,静琬故世,他的弟子继续他的刻经事业,一直延续到辽金元明,长达一千余年,成就了《中华石刻佛教大藏经》浩卷,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经,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由于石经的雕刻,云居寺成为佛教圣地。而佛祖真身舍利的存在,白带山由此成为佛教圣山,于是有了“小西天”的称号。一千多年来,演绎了一幕幕惊世骇俗的浴佛节盛事。

  凡事有兴必有衰,云居寺也是如此。明万历年间,云居寺破败不堪,香树庵和静琬以下百余座历代高僧的墓塔竟被当时的僧人卖掉,万历十五年更有住持盗卖石经渔利。直到雷音洞佛舍利的出世,才扭转了这一颓局。万历二十年,达观真可来云居寺参礼,寺僧清理雷音洞,发现了隋代奉安的佛舍利,慈圣太后将舍利请入宫中供养一番,又归安原处。慈圣太后拿出供养金,又得到法灯等人的捐助,云居寺得以修缮。清代的康乾时期,云居寺又经大规模兴建,上世纪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军炮火。

  云居寺的再度兴建,也是一段佛舍利机缘。1981年,房山文物部门对雷音洞例行保护,再次发现佛舍利。之后,胡耀邦、谷牧等领导先后到云居寺视察,在北京市政府的直接推动下,1984年开始大规模修复云居寺。至1999年,历经15年的修复建设,云居寺在废墟上重现,千年古刹盛世重光。

  (作者为著名文化学者,研究燕都文化30余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