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王阳明心学名句,修炼强大内心的不二法门

发布时间:2023-10-14 04:07:01作者:佛缘网
王阳明心学名句,修炼强大内心的不二法门

王阳明,真名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因居住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所以被后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其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当时最大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

1.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释义】内心认可的就是道理。内心不认可的事、物,要摒弃在外。

【赏析】所谓心即理,通俗而言就是,内心认可的才是理,内心不认可的就不是理。前提是,以你的良知而不是你的情欲作为评判标准。所以,拥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是王阳明心学的基本要求。

2.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释义】消灭山中匪类容易,勘破自身内心很难。

【赏析】当我们遵循良知的判断时,我们做的事就是正确的,如果从利害出发,那么这心念就是你心中的贼。格物也是格心,不利于己的外在因素我们可以很好的管制它,但内心的欲念却很少有人勘破。

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释义】你还没有看这花时,你的花和你的心都死了,你来看这花这花的颜色就明白起来,就知道这花不在你的心中。

【赏析】此句是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阳明主张: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所以看待事物,要用客观的心态去面对,不掺杂个人情感才能对事物的本质有明确的认识。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失其正者即人心。

【释义】人内心正直无有私欲就是道心(圣贤),当道心失去正直就会变成普通人。

【赏析】王阳明认为,致良知的最终结果就是内圣外王。当一个人的内心正直道德高尚,才能用最正确方法对待事物,人心才能得以安居。时刻约束自己的念头,以良知作为标杆,天长日久,自然而然的就能获得良知的力量。如果内心失去正直,良知就会蒙尘,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约束自己的心念,祸事当近矣。

5.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释义】当察觉到善念在心中萌发,就把它扩大化;当察觉到恶念出现在心中,就尽早掐灭它。

【赏析】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鼓起勇气,坚定无畏地执行内心(良知)的命令,而对此之外的任何声音都充耳不闻。心学教会了很多人使用权术,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这才是心学之良知的体现。

6.吾辈用工,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释义】我们所学的要义在于,减除对自己内心有影响的,不求能增加什么,但要保持内心的良知不变。

【赏析】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做减法,在“减”字上下功夫。内心装的东西太多通常会给自己的心戴上枷锁,心中装了太多得失、欲望,便会处处受其牵制,想要摆脱这些,就要学会做减法,回归原本单纯的心,使自己的良知得以释放。

王阳明虽然军功卓著,又创立了心学,但总体来说,其仕途并不顺畅,晚年虽然担任各种官职,但仍属虚职,从来没有进入朝廷决策圈,这使拥有以身报国安乱之志却无伸展平台的王阳明愤懑异常,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专注自己的学说,希望能够改变积重难返的朝廷。

王阳明心学的强大,只有研习过才会真正明白。欢迎各位前辈对此进行指点,希望留言评论处以作交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