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问禅,鹅峰寺一日禅带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3-11-15 04:07:14作者:佛缘网福州连绵一周的雨,今天拨云见日,湛湛蓝天,和风习习,我们一起相约鹅峰寺禅修,与佛法的相遇,是新的人生新的开始!
一大早起床,满怀虔诚与期待出发!
我们自驾前往鹅峰寺,车驶出市区后往北,攀爬弯道无数的北峰,沿途茂林蔽日,满目青山相连,绿树环绕,空气特别新鲜。车沿着蜿蜒曲折的柏油路前行,路两边以及山下的茶园修整得十分整齐漂亮,带着凉意的清风拂面,心旷神怡。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鹅峰寺了。
在我看来,鹅峰寺虽非金碧辉煌,红墙绿顶,宫墙环绕,也没有参天古木,周边田园相接,却蕴藏一番世外桃源之味,令人盘桓其间,不生烦恼。这里清静与幽雅,可晨起淋清风迎朝阳,也可薄暮踏青山追晚霞。
曾见过有文字这样介绍形容鹅峰寺:如天鹅般屹立在福州北岭之巅。我想,那应该是站在更高处俯瞰才会有这般景致。
法师闻声出来迎接我们一行,而后,领我们进行寺院巡礼。我们一边慢悠悠地走,师父一边给我们介绍鹅峰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一边就殿堂的功能,佛门的礼仪进行简介。边听边走,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法师还向我们介绍寺院以“农禅并重”作为禅门宗风,倡导树立“永续耕种”的责任感,达到人和自然发展间的平衡。带领大家一起参观了后山的茶园,沿途有茂密的草、树和细细的露珠。鹅峰寺推崇福田认养,认养者可根据自身意愿种植茶叶或者果蔬,把自身修行与农业劳动结合起来。
巡礼结束后,法师带领我们诵《金刚经》,端身正坐,仿佛所有杂念都暂时忘却,只剩下口中声音,鹅峰寺内回荡着学员们及法师诵经的声音,久久不能散去。
午斋时间,我们来到五观堂用斋。里面一排排条桌条凳,义工垂立边上服务。前面的位置留给僧人,居士和禅修人员在后排坐下。随着钟声响起,中午的素菜有:土豆,南瓜,扁豆,香菇,菜椒,豆腐,茭白等。待义工们分发食物后,法师带领诵课,用斋时不能说话,双腿自然分开,这是我人生中吃过的最有仪式感的午斋。
午斋后,兰若小院小憩禅茶。
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境与品味。
下午的重点内容就是行禅和坐禅。
首先师父给我们讲了坐禅、行禅的要领,比如坐禅不要吃太饱,也不要饿着,穿宽松一点的衣服,背部自然挺直背要挺直。
坐禅开始,自然盘腿坐下,眼睛微微闭上——安住于当下。通过端身正坐,放下杂念,观照自己的内心深处。在繁杂的事物中,把心静下来,体验一份最简单、最祥和的喜悦。
坐禅后便是行禅,动静相宜,行住坐卧都回归自在安然!行在脚下 静在心中!
在行禅的过程中,没有人说话,只有行走的声音、擦肩而过时带动的风声和各自的喘息声,所有的交流都流淌在空气中。动静之间,一心一意地行走,一心一意地呼吸,保持匀速前进,仿佛时间变得很慢很慢,触觉却因此而变得清晰。行禅者摒除了心中的杂念,烦恼与忧虑在步行中脱落,内心变得通透,身体也因此变得轻松,感受到喜乐与平和。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不论是行禅还是坐禅,最重要的都是观照我们自己的本心。行禅可以训练我们的专注力,提高对事物的敏感度,感受行动中的宁静与和谐,调整身心,释放压力,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
接下来就是结业仪式了,法师与学员们一同探讨修禅路上的困惑,大家相互围在一起,彼此相互认识,交流参加此次活动的因缘,以及学佛心得,气氛十分融洽,法喜充满。结束后,法师为每个学员颁发友爱功德海第一期禅修结业证书。
结业仪式结束后我们便跟随师父晚课,寺院僧众齐集大殿,念诵经文,唱诵梵呗,清音悦耳,洗心涤识。在梵音与赞美中,是对自身的鞭策,是对佛法的亲近,是为将来的欢喜与圆满所开的一颗善心。
晚课结束后,过堂晚斋,在简单的食饭之间领悟不贪求饮食,不追求口腹之欲,心怀感恩,于一食一饭如此,于万事皆如此。
吃过晚斋,启程回家。
自此,鹅峰寺一日禅修已经全部结束。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聆听讲座开示,体验诵经、礼佛、行禅、坐禅、早晚课诵等活动,通体验寺院的丛林生活,感受僧团的和乐清净,熏习红尘中学不到的般若智慧,亲自见证僧团清规戒律及僧人的庄严与慈悲,从而树立对佛法的正知正见,坚定修学佛法的信心,成为真正“身心自在”的修行人。
在回程的路上思索本次禅修的感受,于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寺院纪律,寺院里的所有招呼、活动,完全是由法器引导。钟板的配合有时是“一钟一板一木鱼”,有时是“二板一钟一木鱼”,或者“三板一钟一木鱼”。试着倾听寺院生活中每一种法器的声音:钟、鼓、板、梆……每一种都代表了一些特殊的意义。总之,禅者的生活,不用语意,每天在单纯的号令下,井然有序。
总以为“禅”很高深,其实它就在生活中,一点一滴,轻漫步,品静谧,念宁静。遇见,却正启程!在鹅峰寺,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