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业」
发布时间:2023-07-12 04:37:32作者:佛缘网
认识「业」◎凡是导致苦的作为都是恶业,通常都出自无明、贪着或恼害的发心。你遭遇到的任何伤害,无一不是来自你自心、你过去的恶业。◎依照业的自然法则,伤害别人就会伤害自己。反之亦然。 若要他人爱你,就要先爱他人。若能帮助或利益他人,他人自然也会帮助、利益你。业的因果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如何造下恶业呢?当我们出于私念或妄念而造十恶业时,就是在造恶业。 所谓的妄念是指无明、执着和瞋怒;十恶包括三种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四种语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以及三种意业:贪欲、瞋恚、邪见。◎为什么诸佛菩萨对那些比较恶劣、持异端邪说、有较多自我爱惜心念的人,会有更多的悲心,因为他们造更沉重的业。菩萨更为珍惜这些有情,因为他们受比较多苦。◎根本密续中说,一个人若是经常轻率、不自觉,小小的恶行,也会对身语意造成巨大的伤害,就像毒蛇的毒液迅速扩散全身,日益恶化,终至危害生命。◎就如文殊菩萨告诉宗喀巴大师的:「迅速实证菩提道的方法,就是要做以下三件事:修持净化,积聚功德;其次,向上师祈请;第三,修心以迈入菩提道。」◎佛陀的教法中曾解释,每个人有不同的业,有些人经历某件事的时候极端痛苦,其他人却把同样的事当作享受。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些事,我们无法期待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业。◎帕绷喀仁波切说,我们死的时候,应当使自己的心舒坦、安乐,这是指死的时候,应该有不必害怕堕恶趣的信心。◎造恶业好比向银行借款,必须付很高的利息,要遏止由恶业导致的一切苦难,使内心舒坦、安乐的方法是修三十五佛除障法。◎一旦我们的心清净了,障碍就会越来越少。◎在《掌中解脱》中,帕绷喀仁波切晓谕,净障集资比禅修菩提道更重要。 有些人只做一些礼拜当前行,就会发现这对他们的心产生功效。他们的心突然变了,开始生起依止心及强力的悲心,或强烈的出离心。但是这也要看恶业和无明障,严重到什么程度而有分别。 ◎宗喀巴大师每天睡觉前,都持三十五遍的三十五佛名。 宗喀巴大师往往说: 「睡觉前持诵三十五佛名三十五遍,我这个比丘就会以舒坦、安乐的心上床睡觉。」这是指不必挂虑恶业或堕入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