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富有的简易方法——佛教的布施学
发布时间:2024-03-11 04:08:52作者:佛缘网【编者注:本文前部分转载自博客 湖心亭看雪客 《多做这三种布施,这样你才会财源滚滚》,为详尽阐述布施意义,故附上南怀瑾大师开示的《佛教的布施学》。因原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有删减。引用南老的一句话作为本篇开始“愈是想占有的人,愈是最贫穷,愈是布施出来的人,愈是最富有。真正伟大的事业是付出,而不是据为己有”】 很多人都想赚钱,想发财,但始终不能如愿以偿,总是那么贫穷,这肯定是前世做过偷盗的恶业,因为偷盗的果报是贫穷。命中有财,才能发财;命中没有财,总追求钱财,做发财的梦,没有用!你要相信因果,要诚心忏悔,这样才能消除偷盗的恶业,消除贫苦的果报。你若想发财,就不求回报地多付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不管是钱财还是智慧。佛法里讲的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是去付出,这样你才会财源滚滚。 在家里也是,不能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觉得一切都自己说了算,什么事也不做,好象很有福报似的。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消耗福报。你让他做事,这是你正在欠他,总有一天你要成千上万倍地还啊!你若相信因果,你就应该没有要求地多付出,自己尽心尽力地去做。有的人也能多做,但是心里却总是在埋怨别人,你这样就不是出于真心,这也是在造业。只有心甘情愿地付出,才能消业积福。 很多人都在造业,越来越自私,都不愿付出,总想占便宜,总想得到一些好处和利益,互相之间没有真心诚意。如果得不到利益,就不去关心对方了。只知道自己的感受,根本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人心坏就坏在这里。很多夫妻之间总是不和睦,离也离不了,过也过不下去,总是天天吵吵闹闹的,互不关心,没有真正的感情,这个问题特别普遍。
【原编者按】《佛教的布施学》,为南怀瑾先生1991年8月16日至21日在香港讲述《毗耶娑问经》的记录整理稿。 《毗耶娑经》特别提出讨论了布施的原则和功德,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讲的要有爱心,要帮助人。那么,通过研究布施这个问题,对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福利,就可以应用上了。搞清楚这些观念,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才谈得上研究佛学。 【布施的原理和方法】 ——何为布施 毗耶娑问什么叫布施,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施主。佛对布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既布施已,自食自净,施已报转,故名布施。”布施必须是把自己的并且自己也需要的东西施于他人,才会有布施的果报。拿衣服、钱财、医药送给人家,是外布施;把自己的烦恼完全清净掉,是内布施;给人以精神上的,乃至生命上的安慰和支持,是无畏布施。
布施的信心一生起,就必须马上实行。比如今年大陆发水灾,我觉得应该布施灾民,就马上做了。用不着等号召大家起来再做,那已经是来不及了。 按我的观点,真肯布施者,在别人眼中就像疯子一样,把钱也不当东西,只要人家需要就送出去了。台湾、香港有些叫化子,家中有百多万的财产,可他既然肯丢这个脸在大街上乞讨,说明他有需求,那你只管你的布施,不必考虑人家是否有钱、是否在行骗。所以佛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布施是无条件的,以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为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才是布施。——真正布施的原则 毗耶娑起立合掌向佛称谢,这番关于布施果报的教导,已使他们获益非浅,并能造福大众。现在他要向佛再请教:什么样的布施才能得到好的果报?对持戒者要布施,对不持戒者也要布施,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第一,要自己真有心帮助人,而不挟带任何别的思想。像黄医师经常为病人开刀而顾不上吃饭,有时打电话来请个假,说不能到我这儿上课了,这是对的。吃饭、上课只是个人的享受,为了病人的生命,这些都可以牺牲,这就是“一切施与”的道理。 第二,布施不能怕将来的结果。常言讲,做好事“善门难开”,我们在大陆十八个大学设了“光华奖学金”,现在差不多每个大学都来跟我要求。这种事不是傻瓜不会做的,真要做好事,自己就要真心当傻瓜。 第三,不要轻毁任何一个人,这是大乘佛法的菩萨戒。真正的布施是不拣择对象的,这就是“不简福田”。不管被布施的对象怎么样,我帮助了你,内心非常快乐,也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所讲的“为善最乐”四个字。你是一块田地,我在你身上做了功德,就把福德种子种在你这块田上了,这就叫种福田。 因此,乐善才能好施,对一切人充满着爱心、同情心,做一切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心信开眼,生爱念已,舍物施与,心常普缘一切众生。”具有这种博爱精神,不考虑任何附带条件的,才称得上是施主。
——功德圆满的净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十种布施,能使施主在布施后心里非常高兴,并使布施的功德圆满。 第一是“时施”。恰到好处,恰如其时的布施。有句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格言:“求人须求大丈夫,救人须救急时无。”时施,就是要做雪中送炭式的及时布施,不然就是锦上添花,没必要。 第二是“施行人”。帮助旅途中处于病苦急难的人。 第三是“施病人及瞻病者”。世界上的病人都很痛苦,所以要帮助病人。而且,对看望病人给以安慰者,及医护病人以解除其痛苦的医生、护士,也要进行帮助。 第四是“施法器”。帮助有资格修道、今后会有所成就的人。 第五是“施欲行异国土者”。比如资助想出国留学求法而没有盘缠者。 第六是“法施”。给人以智慧的布施,给你解答问题,传授给你知识,培养你的学问,乃至教你佛法,这叫做法布施。 第七是“资生施”。帮助人维持生活的必需物品或谋生手段。比如说这次大陆水灾,你立刻送碗饭、送件衣服过去,使那些灾民得以活下去。 第八是“屋宅施”。让无房屋者有一安居之处。 第九是“灯明施”。给处于黑暗的人送去光明。 第十是“香施”。此指能生起宗教心并净化环境的香料。比方发水灾了,给灾区送去卫生用品。
前面讲的前后各五种真正布施,是三十三种不净布施【原文有详细阐述】的反面,即净施。佛在这里回答毗耶娑的提问,对“净施”作了一个概括:真正纯净的布施,就是要有爱心,尊重人家、信任人家,乐意帮助任何一个人,乃至猫、狗、虫子等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慈心”,即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慈,也可说是父性的爱心;悲,也可说是母性的爱心。这两种爱心合起来,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常心”,不是一时冲动,这是理性指导下的恒久的爱心。你今天做了好事,明天他还需要帮助,你依然肯牺牲自我去帮助他。“喜心”,对人家的幸福生起由衷的喜悦感,乐于做好事。
在这净施的原则下,佛说更有五种最有意义的“无上布施”,就是在做最了不起的事:第一是“施如来”。要布施得道者,佛就是已经成道的人。第二是“施众僧”。要布施一切修行者。第三是“施法器”。要布施可以造就的人。第四是“施父母”。要孝顺父母亲。第五是“施王者失位贫穷”。王者失位、英雄末路、富贾破产,这种痛苦境界,非常人所能体会,要在这种情况下一伸援手,帮他一把。中国历史上这种记载很多。 讲了五种上施,接下来佛又列举了七种大施:第一,救济孤寡老人、失养孤儿、病患急难和穷途末路者,是为大布施。第二,有人触恼了帝王,关入大牢,若在今天社会,就是犯了官司,要枪毙了。在这种急难之时,不顾自己的身家危险,给他送钱,想办法救援,这是大布施。第三,送药给病人,是大布施。我受我父亲家教的影响,一辈子都喜欢给人家吃药的,所以一年到头随时随地布施医药,减轻人家的痛苦。这里放了很多药,谁有病,给他一包。可有些同学吃了这么久的药,连药名都不晓得发心认识一下,光晓得享受,都是在消福! 第四,对真正持戒修行的出家人,帮助他生活上的必需品和修行的道粮,这是大布施。第五,帮助人读书求知识,修行求智慧,这是大布施。第六,现在国际上都在提倡保护动物,保护濒临死亡威胁的动物生命,这是大布施。第七,救人于贫急之中。贫,是贫穷;急,是急难。贫穷者固然要布施,一个人在急难时,不管他是贫是富,都要帮助他,这才是大布施。
——三种人亦有施福 以上所讲的前后各五种施、五种上施、七种大施,都是施主以自己的财物作直接的布施。接下来,佛讲有三种人虽然不一定布施自己的财物,但只要有“净心”,同样也会有施福: 第一种,你受委托人之派遣,拿着他的财物去布施。你的发心、你的动机,出于和那个施主同样的“净心”,你也同样有布施的功德。 第二种,自己虽无能力布施,看到别人肯布施,由衷地感到高兴,或也尽己所能,助上一份,这也同样的有施福。不是像社会上有些人,看到人家做好事,心存嫉妒,甚至鸡蛋里挑骨头,散布流言蜚语。 第三,劝人多做布施,同自己拿出东西作布施一样,都可以得到布施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