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云居寺及其塔群
发布时间:2024-02-21 04:07:03作者:佛缘网北京房山县西南40里,有奇峰一座,挺拔秀丽,矗立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中央。山腰常有白云缭绕,古名“白带山”;山坡多生莎题草,高可没膝,又名“莎题山”;山上有洞窟九座,闷藏石刻佛教大藏经版4196片,已历千年,故又通称为“石经山”;山顶突起五座高台,僧人以之比拟古印度五天竺圣地,俗称“小西天”。
山之西南麓,有千年古刹云居寺,创建于隋唐之际,至辽圣宗时期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该寺坐西朝东,依地形之高下而筑殿堂,错落有致;寺之南北双塔对峙,内外古柏森然,为华北佛教重地,京郊着名禅林。1942年遭日本帝国主义炮火,几被夷为平地。1985年,政府为保护文物,拨给巨款,并得到国内外佛教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废墟上重建云居寺。如今已建成三座殿堂,对外开放,供中外佛教徒和游人参拜游览。
据史书及碑刻记载,静琬法师秉承师愿,自隋大业年间,迄唐贞观十三年(639),在石经山创刻石经,其后弟子继踵,刻经不辍,经辽金两代续刻,分别閟藏于山上石洞及云居寺之南塔前地穴内。山上山下,共藏石经版15000余块,通称“房山石经”。我们的先人,锲而不舍,延续千载,创造了人类文化史上的这一伟业。
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石经山下左右东峪寺、西峪寺。西峪寺后有香树庵,香树生处也。”从现在寺庙总体建筑观察,西峪寺即云居寺,是古代石经山寺庙群的总院,东峪寺乃是下院,建筑规模不大。
香树庵,因生香椿树而得名,清代已成尼庵,现在遗址尚存清碑两块,一为康熙十年(1671)立,是重修香树庵的记事碑;二是道光十五年(1835)立,为二善信重修香树庵碑记。史书末记“中峪寺”之名。近年于云居寺东南、东峪寺西南土丘上,发掘出中峪寺部分石刻及遗迹。石刻文字表明,中峪寺为辽代所建,有塔林数百座,桃、杏园各一处。
云居寺南塔为辽代所建,密檐式十三层,与北京天宁寺塔、良乡吴天塔同一式样,耸立在石经地穴北沿,惜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拆毁,现仅存塔基。
北塔下部为楼阁式,中空,有磴道可登;上部覆钵形,有相轮,宝顶。此塔经鉴别定为辽塔,但从实地考察判断,其基座可能为隋唐之际所建,内部结构仍有隋唐原建部分。
北塔东西南北四角各有唐建小石塔一座,为唐景云二年(711)至开元十五年(727)之间所建,未曾移动过。由此可证,北塔创建年代应早于景云二年,经辽代和明代两次大修,成为目前的式样。
西北角四方形小石塔为景云二年所建,塔顶为密檐,七级浮图,通高4米有余,塔门朝北,内有龛,正面浮雕一佛二胁侍,形体丰腴,线条柔美,刀法极精,为典型唐代造像。
东南角四方形小石塔为太极元年(712)所建,同为七层密檐式,塔高4米,西外壁刻有大唐《易州石亭府左果毅都尉蓟县田义起石浮图颂》,王利贞撰文。略云:石亭府果毅田公,尊崇法门,福求无上,奉为七代先亡、见存太夫人、合家大小敬造石浮图七级,释迦像、二菩萨、神王等一铺。西壁有民国廿一年(1932)陈兴亚等游云居寺时所刻题记。
东北角小石塔建于开元十年(722),亦为方形,塔顶重檐六层,高4米有余。此塔集唐代建筑、雕刻、书法珍品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檐郭线刻刀法圆熟流畅,造型生动,尤其是四腿腾空的奔象、驰鹿,极度夸张,全身充满动感。塔门朝北,两旁两尊力士雕像分列左右,肌肉突兀,威武刚健。龛内正面浮雕一佛二胁侍像,纯为盛唐风格。东西两壁分雕两组供养人像,其中有高鼻深目、丰髭重须的胡人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反映了当时幽州地区政治格局和民族团结的关系。东壁外刻《大唐易州新安府折冲李公石浮图之铭》,梁高望书,略云:清信士李文安游心正觉,妙达苦空,知劳生之有涯,设津梁于彼岸。乃于范阳县西云居寺,为亡妻河东郡君薛氏造石浮图一所。
西南角为开元十五年(727)建小石塔,上刻《大唐云居寺石浮图铭》,太原王大悦书。建浮图者为郑氏,字元泰,范阳人。铭曰:“高塔峨峨,示延遐瞩,多生壤壤,动善群触。兹设兹利,无碍无疆,其福丰衍,其资广长。彼石惟坚,我性亦定,永永不灭,视以知正。”
北塔西廊下还有一单层小方形石塔,龛内佛像完好,原置于水头村南梦堂庵。其庵乃唐代梦堂法师居住处。
石经山顶有五台,每一台上原来均有小石塔一座。现仅存南台、东台石塔两座,其它三处只可于遗址上见到塔顶、塔座等遗物。
南台小石塔挺拔秀美,塔身方形,塔顶重檐七层(塔刹现已不存),造型酷似着名的西安小雁塔和大理三塔。后壁镌《山顶石浮图后记》,其文曰:“大唐开元十八年,金仙长公主为奏圣上,赐大唐新旧译经四千余卷,充幽府范阳县为石经本。又奏范阳县东南五十里,上垡村赵襄子淀中麦田庄,并果园一所,及环山林麓,东接房南岭,南逼他山,西止白带山口,北限大山分水界,并永充供给山门所用。又委禅师玄法,岁岁通转一切经,上延宝历,永福慈王;下引怀生,同攀觉树。粤开元廿八年庚辰岁朱明八日,前莫州吏部常选王守泰记山顶石浮屠后。送经京崇福寺沙门智升,检校送经临坛大德沙门秀璋,都检校禅师沙门玄法。”
金仙公主为唐玄宗李隆基第八妹,信奉道教,但她积极支持佛教徒刊刻石经的事业,奏请唐玄宗御赐云居寺经本和大面积土地、山林、果园,并派《开元释教录》的作者智升法师等从长安护送经本到云居寺。这是云居寺和房山石经刊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云居寺现存辽塔五座,其中三座为砖塔:一为“万人塔”,在云居寺西南一里处,是普通僧人的骨灰塔;一为“老虎塔”,位于云居寺西北山顶,是保护寺庙平安的吉祥塔;一即“北塔”,又称舍利塔、罗汉塔,俗称钟鼓楼,因其上部宝顶相轮如钟形,中部覆钵如鼓形,下边成楼形。
辽代石塔两座:一为“开山琬公大师之塔”。此塔原在水头村静琬塔院内,1976年经有关部门同意迁于云居寺原药师殿院内。学术界原将此塔确定为唐代建筑,拆迁时在塔之地宫内发现辽大安九年(1003)的《静琬大师塔铭》,记载静琬大师卒于唐贞观十三年,因其法宝未就,故师灵骨未瘗焉。至辽大安初,有通理大师睹彼胜迹,因继其功,放大乘十善戒,度徒数十万,?利颇多。续经之暇,遂缔构贞珉以为石浮图一所,高二丈余,奉安静琬灵骨。由此可知,此塔为辽道宗大安九年所建。
第二座石塔是辽天庆八年(1118)所建的“续秘藏石经塔”,俗称八棱碑、压经塔。此塔原与南塔为邻,现移至文物保管所院内,云居寺修复竣工,仍将移回原址。塔高5米有余,下部为双层塔座,重檐11层,密檐式塔顶,浮雕的动物及人物形象等,栩栩如生,为辽代艺术精品。中部似陀罗尼经幢形式,但碑面未刻经咒,而是刻的一篇《续秘藏石经塔记》:“浮图经教,来自西国,梵文贝叶,此译华言,尽书竹帛。或邪见而毁灭,或瀑水而漂溺,或兵火而焚爇,或时久而蠹烂,孰更印度求请与?有隋沙门静琬,深虑此事,厉志发愿,于大业年中,至涿鹿山,以大藏经刻于贞珉,藏诸山窦。”文中记述,辽代圣宗、兴宗、道宗诸帝赐钱刻经47帙,还提到通理大师校勘文字,石类印版,背面俱用,每石镌经两纸。现在看来,通理大师改大碑为小碑,既节省石料资金,又节省时间,是镌造石经办法的一大改进。此塔造形极美,亭亭玉立,游人至此,无不驻足瞻仰,摄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