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藏菩萨对九华山地区民风民俗和世道人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11-14 04:09:58作者:佛缘网
浅谈地藏菩萨对九华山地区民风民俗和世道人心的影响
一、 地藏菩萨与金地藏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菩萨。
何为地藏?地藏,梵文Ksitigarbha,音译"乞叉底蘖婆",意译为"地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说他是十方世界的大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故名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等解释说,地藏菩萨是古佛现身,他在因地曾发下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他现无量身,遍于十方世界,做种种有利于众生的事。在他的眼里"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因他誓愿宏深,故受佛嘱托,是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这中间漫长的无佛时代一切众生赖以救拔的大菩萨。
那么,九华山是怎么成为地藏王菩萨道场的呢?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地藏菩萨应化在古新罗(今韩国)王家。俗姓金,法名地藏,二十岁左右来大唐求法。在大唐,他遍访名山,参善知识,四十余岁时来到江南,卓锡九华山。在九华山,他苦行清修四五十年,于贞元十年(794)九十九岁时圆寂。圆寂时,山鸣石陨,地发神光,群鸟哀啼,钟声嘶哑,现种种异象。弟子们将其肉身置于石函中,三年后开缸,见遗体全身不坏,容貌如生。撼其筋骨,如金锁鸣响。佛经上说,金锁鸣响乃菩萨应世。
那么,怎么认定他是地藏菩萨应世呢?因为他长相与地藏菩萨一样,言行与地藏大愿一致,且又号"地藏",寿尊九十九,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应化。从此,九华山被尊为地藏菩萨道场,人们对地藏菩萨的信仰有了具体的偶像,朝拜地藏菩萨也有了确切的圣地,地藏精神深入社会各阶层。千百年来,朝九华拜地藏者,络绎不绝,影响远播海内外。
地藏精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无偿地、无私地、悲悯深切地、完全彻底地为众生服务的精神。并且,哪里最黑暗、最需要帮助,他便出现在哪里。所以,地藏菩萨深受各阶层,特别是下层群众的供奉膜拜。
地藏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其累世累劫中所表现出的孝道和舍己救人的精神,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对九华山地区的影响更为直接,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九华山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 九华山奇特的荤年素年
每年的腊月二十八,九华山地区的老百姓便提前过大年了。
这天下午,家家打扫房屋,户户张灯结彩;壁上贴新画,门上换新联,大人忙年饭,孩子放鞭炮。到了晚饭时分,一家老小团聚桌前,父母在这时得到孩子们真诚地祝福,孩子们在这时得到大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东街的笑闹声传到西街,西街的猜拳声传到东街。山上山下,到处都洋溢着热烈而祥和的气氛,这就是九华山的荤年。
荤年过后,腊月二十九,家家洗锅擦碗,重做素菜,开始吃素。大年三十,当别的地方大鱼大肉的时候,九华山地区却没有一丝荤腥。老百姓家里同寺庙里一样,端上的全是素菜。吃过晚饭,大人带着孩子,打着灯笼、抬着大捆的塔香,前去朝拜肉身宝殿供奉的地藏王菩萨。有些虔诚的居民,同远方赶来烧年香的佛徒一道,通宵绕塔拜佛。地方上把这种守夜朝拜活动叫作"守塔"。
为什么九华山的老百姓要过素年呢?因为佛教是戒杀生的,地藏菩萨又特别怜悯众生,九华山地区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信仰佛教。所以,在大年三十到来的时候,全家素食以净其意。并且敬香拜佛,以感谢佛菩萨的教化保佑之恩。另一原因,是外地赶来烧年香的香客特别多,庙里住不下,便住到老百姓家里。这些烧年香的人都提前在家吃素,到九华后,更是远离荤腥。九华山的工商业户,当然要提供配套服务,操办素食。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便约定俗成地先过荤年,再过素年。九华山的荤年和素年之风俗,完全是受佛教,特别是受地藏菩萨的影响而形成的。
三、 丧事与"唱孝歌"、"唱十殿"
过去的九华山地区,办理丧事的风俗与别处大不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办理丧事的过程中有一项独特的内容,这就是"唱孝歌"和"唱十殿"。
"唱孝歌"和"唱十殿"的经过及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亡人进棺后,停放于堂屋。棺材头上悬一孝帐,棺前设香案,以便亡人的子女亲友前来祭吊。晚上,由和尚数人敲锣打鼓吹唢呐,在堂屋里悬挂起十殿阎王的彩像。然后,领头的和尚摆弄着法器,在香案前如泣如诉地唱念起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苦。从十月怀胎,到分娩下地;从推干就湿,到哺乳喂食;一直唱到养育成人,成家娶亲。这种"孝唱",最少的也有二十余段,每段里都有一句:"父母苦啊,儿女不孝如养猪。"直唱得听者恸哭,观者抹泪,一片哀伤。这种"孝唱",其目的是奉劝世人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其思想,是直接从地藏救母的传说吸取过来的。唱词唱腔,粗犷哀绝,是地藏孝道思想民族化、地方化的杰作。
唱罢"孝唱",紧接着就是"唱十殿"。
根据民间传统的说法,人死后要经过十殿阎王们主持的场所。十殿阎王,铁面无私,各掌一门,各判一类。因为人活在世上,多多少少都做了坏事,如杀人、放火、偷盗、抢劫、通奸、邪淫、恶口、两舌等等。贪心不足,罪行紧随。活着逃脱了人间的法网,死后却逃不脱阎王的审判。阎王根据人在世的行为善恶,或开门放行,或量刑处罚。从一殿到十殿,审完一殿又一殿,受过一苦又一苦。地狱之苦远在人间监狱之苦的百十万倍以上(九华山十王殿塑有恐怖的地狱刑场)。受尽报应之苦以后,由转轮王重新发落。
"唱十殿",就是从一殿唱到十殿。由和尚代表亡者,忏悔在世时自觉或不自觉所干的坏事,请求阎王慈悲为怀,从轻发落。亡者的子女紧随和尚之后,态度恳切地表示愿代父母受苦,并发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这套"唱十殿",是忏悔罪孽,劝人行善的。在亡灵前唱祭,更有力地提醒世人,人生短暂,应立即弃恶从善,改邪归正。在旧社会,这种教育作用是明显的。
九华山地区以往办丧事"唱孝歌"、"唱十殿",完全是受地藏菩萨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丧唱,环境特殊,观看的人多,因而影响面也较大。其治丧风俗,是地藏孝道在九华山地区形象化的反映。
四、 金地藏成道日与九华庙会
农历七月三十,是金地藏圆寂和成道的日子。千百年来,九华山僧众都要在这段时间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九华庙会。
九华庙会的显著特点是佛教气氛浓郁。寺庙里,纷纷举办"盂兰盆会"、"水陆法会"、"打地藏七"、"守夜"等佛事活动。有些寺庙还请来大德高僧讲经说法,或举行佛像开光、方丈升座等佛教仪式。
这时,九华街上旗幡飘扬、香客云集,一些信徒,为了拜祭地藏菩萨,有的不远万里,三步一拜,风雨兼程,经年累月才拜到九华。古时,有的人甚至用银针穿透腮帮,禁语绝食,专心一处,为报父母恩而前来进香。还有成群结队的"百子会"、"进香团",打着黄旗,吹着唢呐,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进香拜佛。
山道上人挤如蚁,随着佛教徒的朝拜,商贸活动也在山上山下热闹地进行。民间艺人也赶来纷纷献艺,如说书的、玩猴的、卖字画的、比武的等等。特别是傩舞的演出和"孝戏"、"目连戏"的开场,以及狮灯、龙灯、焰火的助兴,把九华山的庙会活动推向了高潮。传统的九华庙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成为集佛事活动、游山、商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半官方半民间的综合性集会。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旅游事业发展和活跃九华山地区经贸活动的需要,九华山已连续举办了13届传统庙会。这一传统节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界及佛教界的交流。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菩萨。
何为地藏?地藏,梵文Ksitigarbha,音译"乞叉底蘖婆",意译为"地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说他是十方世界的大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故名地藏。《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等解释说,地藏菩萨是古佛现身,他在因地曾发下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他现无量身,遍于十方世界,做种种有利于众生的事。在他的眼里"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因他誓愿宏深,故受佛嘱托,是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这中间漫长的无佛时代一切众生赖以救拔的大菩萨。
那么,九华山是怎么成为地藏王菩萨道场的呢?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地藏菩萨应化在古新罗(今韩国)王家。俗姓金,法名地藏,二十岁左右来大唐求法。在大唐,他遍访名山,参善知识,四十余岁时来到江南,卓锡九华山。在九华山,他苦行清修四五十年,于贞元十年(794)九十九岁时圆寂。圆寂时,山鸣石陨,地发神光,群鸟哀啼,钟声嘶哑,现种种异象。弟子们将其肉身置于石函中,三年后开缸,见遗体全身不坏,容貌如生。撼其筋骨,如金锁鸣响。佛经上说,金锁鸣响乃菩萨应世。
那么,怎么认定他是地藏菩萨应世呢?因为他长相与地藏菩萨一样,言行与地藏大愿一致,且又号"地藏",寿尊九十九,便认定他是地藏菩萨应化。从此,九华山被尊为地藏菩萨道场,人们对地藏菩萨的信仰有了具体的偶像,朝拜地藏菩萨也有了确切的圣地,地藏精神深入社会各阶层。千百年来,朝九华拜地藏者,络绎不绝,影响远播海内外。
地藏精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无偿地、无私地、悲悯深切地、完全彻底地为众生服务的精神。并且,哪里最黑暗、最需要帮助,他便出现在哪里。所以,地藏菩萨深受各阶层,特别是下层群众的供奉膜拜。
地藏精神,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其累世累劫中所表现出的孝道和舍己救人的精神,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对九华山地区的影响更为直接,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九华山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 九华山奇特的荤年素年
每年的腊月二十八,九华山地区的老百姓便提前过大年了。
这天下午,家家打扫房屋,户户张灯结彩;壁上贴新画,门上换新联,大人忙年饭,孩子放鞭炮。到了晚饭时分,一家老小团聚桌前,父母在这时得到孩子们真诚地祝福,孩子们在这时得到大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东街的笑闹声传到西街,西街的猜拳声传到东街。山上山下,到处都洋溢着热烈而祥和的气氛,这就是九华山的荤年。
荤年过后,腊月二十九,家家洗锅擦碗,重做素菜,开始吃素。大年三十,当别的地方大鱼大肉的时候,九华山地区却没有一丝荤腥。老百姓家里同寺庙里一样,端上的全是素菜。吃过晚饭,大人带着孩子,打着灯笼、抬着大捆的塔香,前去朝拜肉身宝殿供奉的地藏王菩萨。有些虔诚的居民,同远方赶来烧年香的佛徒一道,通宵绕塔拜佛。地方上把这种守夜朝拜活动叫作"守塔"。
为什么九华山的老百姓要过素年呢?因为佛教是戒杀生的,地藏菩萨又特别怜悯众生,九华山地区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信仰佛教。所以,在大年三十到来的时候,全家素食以净其意。并且敬香拜佛,以感谢佛菩萨的教化保佑之恩。另一原因,是外地赶来烧年香的香客特别多,庙里住不下,便住到老百姓家里。这些烧年香的人都提前在家吃素,到九华后,更是远离荤腥。九华山的工商业户,当然要提供配套服务,操办素食。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便约定俗成地先过荤年,再过素年。九华山的荤年和素年之风俗,完全是受佛教,特别是受地藏菩萨的影响而形成的。
三、 丧事与"唱孝歌"、"唱十殿"
过去的九华山地区,办理丧事的风俗与别处大不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办理丧事的过程中有一项独特的内容,这就是"唱孝歌"和"唱十殿"。
"唱孝歌"和"唱十殿"的经过及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亡人进棺后,停放于堂屋。棺材头上悬一孝帐,棺前设香案,以便亡人的子女亲友前来祭吊。晚上,由和尚数人敲锣打鼓吹唢呐,在堂屋里悬挂起十殿阎王的彩像。然后,领头的和尚摆弄着法器,在香案前如泣如诉地唱念起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苦。从十月怀胎,到分娩下地;从推干就湿,到哺乳喂食;一直唱到养育成人,成家娶亲。这种"孝唱",最少的也有二十余段,每段里都有一句:"父母苦啊,儿女不孝如养猪。"直唱得听者恸哭,观者抹泪,一片哀伤。这种"孝唱",其目的是奉劝世人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其思想,是直接从地藏救母的传说吸取过来的。唱词唱腔,粗犷哀绝,是地藏孝道思想民族化、地方化的杰作。
唱罢"孝唱",紧接着就是"唱十殿"。
根据民间传统的说法,人死后要经过十殿阎王们主持的场所。十殿阎王,铁面无私,各掌一门,各判一类。因为人活在世上,多多少少都做了坏事,如杀人、放火、偷盗、抢劫、通奸、邪淫、恶口、两舌等等。贪心不足,罪行紧随。活着逃脱了人间的法网,死后却逃不脱阎王的审判。阎王根据人在世的行为善恶,或开门放行,或量刑处罚。从一殿到十殿,审完一殿又一殿,受过一苦又一苦。地狱之苦远在人间监狱之苦的百十万倍以上(九华山十王殿塑有恐怖的地狱刑场)。受尽报应之苦以后,由转轮王重新发落。
"唱十殿",就是从一殿唱到十殿。由和尚代表亡者,忏悔在世时自觉或不自觉所干的坏事,请求阎王慈悲为怀,从轻发落。亡者的子女紧随和尚之后,态度恳切地表示愿代父母受苦,并发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这套"唱十殿",是忏悔罪孽,劝人行善的。在亡灵前唱祭,更有力地提醒世人,人生短暂,应立即弃恶从善,改邪归正。在旧社会,这种教育作用是明显的。
九华山地区以往办丧事"唱孝歌"、"唱十殿",完全是受地藏菩萨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丧唱,环境特殊,观看的人多,因而影响面也较大。其治丧风俗,是地藏孝道在九华山地区形象化的反映。
四、 金地藏成道日与九华庙会
农历七月三十,是金地藏圆寂和成道的日子。千百年来,九华山僧众都要在这段时间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九华庙会。
九华庙会的显著特点是佛教气氛浓郁。寺庙里,纷纷举办"盂兰盆会"、"水陆法会"、"打地藏七"、"守夜"等佛事活动。有些寺庙还请来大德高僧讲经说法,或举行佛像开光、方丈升座等佛教仪式。
这时,九华街上旗幡飘扬、香客云集,一些信徒,为了拜祭地藏菩萨,有的不远万里,三步一拜,风雨兼程,经年累月才拜到九华。古时,有的人甚至用银针穿透腮帮,禁语绝食,专心一处,为报父母恩而前来进香。还有成群结队的"百子会"、"进香团",打着黄旗,吹着唢呐,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进香拜佛。
山道上人挤如蚁,随着佛教徒的朝拜,商贸活动也在山上山下热闹地进行。民间艺人也赶来纷纷献艺,如说书的、玩猴的、卖字画的、比武的等等。特别是傩舞的演出和"孝戏"、"目连戏"的开场,以及狮灯、龙灯、焰火的助兴,把九华山的庙会活动推向了高潮。传统的九华庙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内涵,成为集佛事活动、游山、商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半官方半民间的综合性集会。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旅游事业发展和活跃九华山地区经贸活动的需要,九华山已连续举办了13届传统庙会。这一传统节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界及佛教界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