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大师:净土警语新白话版3
发布时间:2024-02-18 04:09:31作者:佛缘网
观佛毫相法
《观无量寿佛经》说:“若欲生西方者,当观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又说:“身相众多,不可遍观,须从一相好入。”意思是专观白毫一相,待到观相成熟,其它相自然显现。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个棱,中间是虚通,仿佛如琉璃筒,在两眉中间,表示中道啊。右旋宛转,洁白如雪,晶莹透亮,映现佛的金躯。这样观想时,要使心坚定。心若有昏沉散乱,要强使它清明寂静。因为淸明就不昏沉,寂静就不散乱。应当知道清明寂静是止观的功效,定慧的本体,也就是心的本体。止观是工夫,定慧是因行,明静是功效。明静到极致,顿时契合本体,若是达到果上的果,就是成就了福智二种庄严啊。
如今身心的寂定,是止啊。观佛的毫相,是观啊。毫相的清楚,是明啊。坚定不动,是静啊。所谓“托彼身相,熏我心性,观智若成,自然显现”,正是这个意思了。但是要修这个观想,须要明了万法唯心。经上说:“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所以知道弥陀的毫相,自然是我心本来具有的,定中出现的,也是我心造出。是心作毫相,是心是毫相,不是从他处得来的,不是向外求来的。这样了悟通达,才能叫做如法修观啊。总之,能观的观智是一心三观(空假中),所观的毫相是一境三谛(空假中),为什么呢?定中的毫相,虽然出现在眼前,却都是想念的因缘,没有实性相。这是因缘所生的法,法没有自性、没有他性、没有共性、没有无因性,四性都是空,所以没有实性。而这想念所生的毫相,不只是性空,相也不可得,如镜中的像、水中的月,所以没有实相啊。性相没有实体,所以就是空就是真。随念头的产生能见到,所以就是假就是俗。那么是假是俗,所以不是真空。那么是空是真,所以不是俗假。这就是“作是一念,遮照同时”(遮相照相),“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离开相又不离开相,是相又不是相),所以是三一圆融,不可思议的中道观境的道理啊。全谛引发观,观又觉照谛,境与观不是二个,只有一心。
所以古德的颂语说:“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这颂语比较概括了,须要略微解释一下。说“境为妙假”,那空与中就在其中了。不具有空、中,怎么能称为妙假。说“观为空”,就是妙空啊,而中与假就在其中了。说“境观双亡”,那双照就在其中了。双亡就不是空不是假,双照就是空是假,二边不执著,也不舍离,所以就是中道。而下面二句,就说亡照同时,一心融绝啊。因为境虽然具有三谛,却属于所观的境,只称妙假。观虽然具有三观,却属于能观的观,只名妙空。境、观虽然各自有三,用双亡双照的妙观,暗合双非双即的妙境,却只是妙中。因此举一就是三,说三就是一,三一不是同,三三不是异。不可以用意识去思量,不可以用名词去分别,所以说“亡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啊。境观圆融的妙理,用四句话就总括无遗漏了,透彻了这妙伽陀(颂),胜过读天台宗的书几百卷。但是不明了一心,就是学遍了天台教,恐怕也未必容易透彻啊。
经上说:“但闻白毫名字,灭无量罪,何况如法系念。”释迦如来金口开示,天台智者大师鼓励专修,但近代只有幽溪大师,常修这个观法。今天的净业行人,如果能一心持名,往生可以保证,同时再修妙观,那往生的品级必高。利根的上等人士,为什么不努力实行呢?
九品略辩
净土一门虽然广大摄取各种根性,全都登上不退菩萨地位,但是见佛时间的远近,听法的大小,与证果、授记的迟速,不只是天渊的差别。《大本经》(《无量寿经》)略分三辈,不如《观经》九品详细。总而言之:上品以解悟佛法为本;中品以持戒行善为本;下品是纯恶无善,只是临终遇到善友,一念的信心,就灭罪往生了。
分析并总结:上品上生的,所谓“读诵大乘”,就是宗通说通都通达;“修行六念”,就是行解相应。所以弹指间就往生了,见佛闻法,悟到无生法忍,瞬息经历十方诸佛,亲蒙佛的授记。僧人如远公、智者,居士如刘遗民、杨无为等辈,完全就是这一类。
上品中生的,虽然没有读诵大乘,而能了解第一义,对于本体也有悟入,而行证没有达到上品上生的。所以经宿华开见佛,因过去世的旧习,听到所有音声,都是说甚深第一义谛。七天修阿耨菩提,能到不退转地位。修所有三昧,经一小劫,证到无生法忍。
上品下生,虽然没有悟入本体,但也发有无上道心,自然想明见本性,却始终没有达到,因而求往生的。七天见佛,二十天才听到妙法。经三小劫,证到欢喜地(初地菩萨)。
中品上生的,是在家的净信男女,持戒求往生的。临终见佛往生,莲华倾刻开放,听闻佛说四谛法,当时就得阿罗汉道。因为戒力专一,华开证果很迅速。因为没有发无上道心,听到的只是四谛法,证到的只是小果而已。
中品中生的,是出家男女,持戒求往生的。叫做“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持具足戒”的,显示戒法殊胜,虽然持戒时间最短还是能往生中品,何况长久持戒呢?但出家戒行精专的,也是中品上生,在家暂持斋戒的,也是中品中生,可以互通啊。临终见佛往生,七天华开听闻佛法,证到须陀洹果(初果)。经过半劫,成就阿罗汉。
中品下生的,也是在俗家的男女,素来没有归向三宝,但天资仁孝,有进修佛道的基础,临终遇到善知识开示,就得到往生。七天见到观世音和大势至二大菩萨后听闻佛法,证到须陀洹果。经过十小劫,成就阿罗汉。
下品上生的,是在俗家的恶人,临终遇到善知识,教他称佛名号,灭罪往生。七七四十九天华开,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说甚深的十二部经藏,发无上的道心。经过十小劫,达到初地菩萨。
下品中生的,是出家破戒的恶人,临终遇到善知识,念佛说法,一念间往生极乐。经过六劫华开,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听闻大乘甚深经典,发无上的道心。
下品下生的,是五逆十恶极恶之辈,包括僧俗二类,临终遇到善知识,教他称念佛名,十念就往生。十二劫华开,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为他说诸法实相,当即发起菩提心。下品的后二种往生没有说登地菩萨的时间和阶位,也如下品上生一样,发无上道心后经过十小劫啊(然后达到初地)。
中三品虽然是因为戒善求往生的,自度的心坚定,度他的行缺失,所以最终能达到大乘,但须要暂时登上小乘果位。下三品虽然是极恶凡夫,因为听闻二大士说甚深法,当即能发无上心,虽然经过多劫,但直入圣位。那么一念大小,顿时超越权乘小果,一生的精进,远远超过多劫。至于华胎的大小快慢,发心用功的人,就看他的具体作为了。
悟后求往生的,借着极乐世界的境缘,积习容易断,三昧容易修,快速成就忍力,度所有众生啊。未悟求往生的,因为亲近弥陀,容易见性,就是永明大师所谓的“但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啊。禅、净二门,各自应当专一,不必兼修。但是互相否定,却是完全违背佛旨的。参禅的,无论是悟没悟,只要能往生,都是上品。修净土的,虽然五逆十恶,忏悔还能下品往生。但必定是“不谤大乘”,那诽谤大乘就不能往生,可以知道了。先悟后往生的,如大船帆遇到那顺风。念佛谤禅的,如败坏的种子种到丰腴的土壤。那优劣的差别,得失的关键,不能不清楚啊。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首楞严》一经,是在《法华经》之后演说的,确实是佛法很深的奥妙。昔日智者大师判教时,这部经还没有来中国,所以只把《法华经》、《涅盘经》作为第五味(醍醐味)。若是智者见到了,必定有更广的注释,并且判属醍醐味无疑了。无奈的是四依大士(等觉菩萨)已灭了,古今的注释各自发挥不同的见解,渐渐变成争执,后学的人不具备会选择的法眼,无所适从。至于要废除所有注释,只看经文,也是过激的言论啊。那么凭自己的智能探究经文,又多半不能通达那旨意,终究还是糊里糊涂而已。试着平心而论,众多的注解难道没有长处?但也不少错谬,就难免粗略的失误。其中有智识高超,胜过同类的,却又借这部经发挥自己的创见。有真正能舍弃己见服从经典,顺从佛意的,那除了西湖鉴一家注释之外,我没见到还有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了,谁说今天的人一定不能超过古人呢?有人批评他主张太过,指责他有杜撰。那么纵然不能没有遗憾,总体对这部经也是大有功德了!至于舍识用根、归重圆通的道理,就是诸佛的真实语谁敢不信,就是这一方的教体谁敢不遵从?而有异议的人,都是违经抗佛的啊。
现前的各位善友既然已经归心净土,又要研究这部经,很不容易。但别的先不说,只是这圆通章的文字中,大有混淆处。若不是善读善领会的人,那就所谓醍醐与毒药,相差也不太远了。难道没听说楞严会上选佛场开启,观音考中,大势至落选?修净土的人,在这里若是不分辨清楚,怎么能发悟这部经的密意,而坚定后学的行愿呢?只是因为大势至法门不是这部经的要义,鉴师的注解中也引而不发。现在先辨明法门,然后彰显密意。
辨明法门的人,应当知道这圣圆通,属于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中的根大,因为是都摄六根。依这六根而修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一是念自佛,二是念他佛,三是念自他佛。
若是念自佛,就与圣圆通是相同的,以根性为所念的法门,以旋湛为能念的方便。如《央崛经》“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见。乃至彼意根,于诸如来常,具足无减修,了了分明知”等,也如这部经,十方诸佛共同告诉阿难:“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使你快速证到安乐解脱、寂静妙常的,只有你的六根,不是别的)又如祖师说:“在胎里名叫身,在世上名叫人;在眼睛就是见,在耳朵就是听;在鼻子是闻味,在口舌是谈论;在手是捉拿,在脚是奔走。明白的人知道是佛性,不明白的人唤作精魂。”像上面的话,祖师这样的开示很多。这念自佛的三昧,包括了一切教义、一切禅宗的直指法门,没有不罄尽啊。
若是念他佛,那就与圣圆通有不同,以六根为“能念”,以果地的佛为“所念”。法身虽然是一体,我没有二种庄严,诸佛福智圆满,成就两足尊。念他们的果德,没有厌倦,眼睛常瞻仰佛相,耳朵常听闻佛教,鼻子常触到佛香,舌头常称念佛号,身体常礼敬佛像,心意常想念佛法。六根专注的,无非是佛境,这样的相继相续,没有间断没有夹杂。这念他佛三昧,包括一切《弥陀》、《药师》、《弥勒上生》等经,以及莲社一切作业行持、事想法门,没有不罄尽啊。
若是念自他佛,就与诸圣圆通,同中有不同。先须要开圆顿解,了知众生与佛如一,心与净土不是二个。借他的依正,显我的心性,既不迷惑心性外有佛,也不执着那净土不是心。这就是开圆解的要点,与诸圣相同,借他的境界处,与诸圣不同。《十六观经》所谓的“胜异方便”,现今的文字是“不用借助方便,自然心开意解”。因为这方便是最胜极异的,不再借其他方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