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生活中的禅

发布时间:2023-10-14 04:10:03作者:佛缘网

开题之前,我想先谈一谈我对于禅的认知过程。说实在话,过去我对于禅宗的修证是又敬又畏的。说“敬”是因为禅是佛教的主要法脉,是释迦牟尼佛在教外别传的心法,所以禅宗也叫“心宗”、“佛心宗”、“般若宗”。可以这样说,没有禅就没有真正的佛法。禅宗的“无念、无相、无住”也最能体现佛教“缘起性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祖慧能就是从《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得到开悟的。说“畏”,是因为禅宗的思维方式和修证方法不是一般根器的人所能领悟和证得的。禅宗因为“不立文字”,也就基本上排除了用普通语言可以把“禅”说清楚的可能。禅宗的许多公案,在常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打个比方,如果你正端着一杯茶,禅师问你:“你端的是什么?你回答说:‘茶杯。’禅师会打你一棒子的。你感到委屈,辩解说:“这明明是茶杯呀,为啥打我?”恐怕你还得挨一棒子。如果你回答说:“这不是茶杯。”禅师照样要打你。为什么?因为你的回答不但住在了境上,而且强调了名相,造就不是直指人心了。再比如,大家熟知的禅门公案。问:“何为祖师西来意?”禅师回答说:“庭前柏树子。”又问:“禅师修道如何用功?”禅师回答说:“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咋一听,问答之间确实风马牛不相及,但所谓的“禅机”、“禅意”,就在这答非所问、是相非性中流露了出来。如果你真是根器不凡,“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可能就在禅师的棒喝下明心见性,当下开悟。末学自知根底浅薄,也就只能望禅兴叹了。

我对禅宗的这种敬而畏之的思想转变,是从几年前读了耕耘先生关于禅的一系列讲话后开始的。特别是他的“安详禅”,更是深入浅出地把超越语言文字的禅理讲得那么活泼、具体,贴近生活,不但可信,而且能行。大家知道,禅宗是非常注重自悟的。要自悟,就得保持一种良好的修行心态,这种心态就是“安详”二字。什么是安详?耕耘先生说,安详就是正受。什么是正受?正受就是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私欲,没有攀缘,没有矛盾,离开一切执着,一切相对的调和、统一的心态。总之,安详是一种素位而行,安分守己的高尚人格,是一种在尘不染,随缘不变的修行方法,是一种既享受人生,又奉献人生的信仰价值。

如果说耕耘先生的“安详禅”重在提高行者的心理素质,那么,净慧法师近年来所倡导的“生活禅”则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禅的境界、禅的风采普编地融人生活之中,让人们“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他在《生活禅开题》中说:“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熔铸以后产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还其灵动活泼的天机,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这样就把不易解读和受持的禅理契理契机地和我们的生活打成一片,实现了禅的生活化?既体现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同时也发扬光大了从太虚法师到趟朴老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精神。我认为,安详禅也好,生活禅也好,都是对整个佛教事业的一种创新和奉献。

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决我们在修行中遇到的困惑?我想通过一些事例谈点个人的浅见。

安分守已是禅

安分守己通常是指一个人老实本分,不违法乱纪,不胡作非为,恪守着做人的分际。他们根据自己在社会上、在家庭裹所扮演的角色,尽职尽责,使自己时时刻刻生活在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裹。如果为人父母,就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如果为人子女,就孝敬赡养好自己的老人。当医生就讲医德,救死扶伤;当教师就讲师德,教书育人。从政的就讲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商的就讲公平,童叟无欺,不赚昧良心的钱。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富了,就为富不仁,饱汉不觉饿汉饥,去过骄奢淫逸的生活;也不会因为自己穷了,就失去自律,不顾人格,去追求不义之财。一句话,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他们没有非分之想,也就没有妄想,没有攀缘,没有贪婪、嫉妒等邪念,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求不得”之苦。这样的人,不论他有没有宗教信仰,他都会遇一种心安理得、随缘不变的安详生活。这种生活就是禅的生活。这种人一旦因缘成熟,也是不难人佛知见的。

任劳任怨是禅

任劳任怨的人,往往会显示出这样一种品格,那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为什么说这也是一种禅的生活呢?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任劳任怨体现了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就是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地藏菩萨发愿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尽,誓不成佛”的大乘精神。他们如果得志,便兼利天下;如果不得志,也能独善其身,而且甘之如饴,无怨无悔。二是任劳任怨体现了一种天道酬勤和苦尽甘来的生活信念。在世出世法中,得与失总是相互消长的。要想获得,就得先付出。企图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无论在教内教外都是吃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取酬”不仅是一种合理的分配原则,也是一种很契理的修行方法。耕耘先生在禅学讲话中举例说,六祖慧能所以能得到衣钵,除了他对佛法卓越的见地之外,还因为他是个很能吃苦的人。他在寺院裹当了八个月舂米工,因为他个子小,体轻,舂米时踩不下去,他就在腰间绑了一块大石头增加体重。试想,这是多么大的苦差事啊!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为了离苦得乐,但在一定时候,要离苦还必须先乐于吃苦。只想离苦,不想吃苦,世界上没有那样的便宜事。这好像是一切证果者必须经历的考验。正如孟子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看破放下是禅

我在2006年第4期《洛阳佛教》里写的《略说‘放下’》,其中谈到“放下”的一个前提是“看破”,看破的佛理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三法印”与禅宗奉行的“三无”,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完全一致的。这个“三无”都是让我们在境上能够自己作得了主,能以心转境而不要心被境转。“无念”是说在境上没有染着“无相”是说在境上没有所取。“无住”是说在念念中心不可停留在境上。我们知道,禅宗是最讲究超越的;没有超越也就没有禅。所谓“看破”,就是超越到了“本来无一物”的程度;所谓“放下”,就是因为“何处惹尘埃”的缘故。所以,学禅的目的就是要在境上既能马上看破,又能当下放下。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因为这个拿着屠刀的人当下看破了,觉悟了。当然,这是禅宗顿悟的思想境界,我们一下子不容易做到,但我们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地磨炼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比如,你做了一件好事,却不被别人所知,不被领导所知,失去了受表彰、受奖励的机会。这时候你能不能若无其事,泰然处之,抑制自己的虚荣心,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如粪土呢?再比如,你的某些善意或善举被别人误解了,尽管你耐心解释,别人还是不相信。遣时候你能不能不再计较,不再分别,心如止水,等待时间和因果的检验呢?生活就是这样,好像在不断地考验着我们,经常为我们提供锻炼“看破”和“放下”禅机,只是我们自己意识不到或者因为私心杂念而白白地放过去了,这是很可惜的。

见义勇为是禅

说到见义勇为也是修行,有人可能会提出异议。因为佛教讲慈悲、讲宽容、讲忍辱、讲无为。如果佛教徒也像流行歌曲中唱得那样:“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岂不有悖于佛教的修持和戒律?我以为这种看法也是不全面的。佛教徒对自己所蒙受的屈辱应该安受和甘忍,用因果报应来求得自慰和解脱。但对众生所受的苦难与冤屈,就要当仁不让地给以救助。要敢于伸张正义,仗义执言,乃至赴汤蹈火,舍己为人。这样才符合菩萨精神,才符合被众生称道的“大丈夫”气度。比如,你明知某人受了不白之冤,只要你勇敢地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使真相大白于天下,其冤屈就能得到澄清。而你却瞻前顾后,怕担风险,明哲保身,或者双手合十,装聋作哑,徒表同情。造就不叫慈悲,更谈不上什么大丈夫行为,只能说是胆小怕事的庸人一个。再比如,你在路上遇到坏人正欺凌一个弱女子,如果你能立即劝阻,那当然最好,如果劝阻不成,就应该马上报警,使弱女子及时得到解救,使坏人受到惩处,这才是行了菩萨道,也才符合“六度”中的无畏布施。《普门品》中的观世音菩萨被娑婆世界众生称之为“施无畏者”,就是因为她能随身显应地为苦难众生作依怙。正如一首歌里唱得那样:“十四种无畏。三十二化身,千手及千眼,降伏众魔军。”我们在生活中学佛,就要把这种菩萨精神人格化,具体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由此可见,济度众生仅靠慈悲心还是不够的,必要时还得拿出“狮子吼”的勇猛心。这是落实生活禅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坚持中道是禅

“中道”是不俯不倚,不坠两边的中正之道,是佛教各乘各宗共同奉行的最高真理。何以故?因为任何事理,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出现倾斜,成为边见,成为邪见,走向一个极端。在生活中乃至修行中,这种二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的现象也是经常遇到的。如世法中的忽左忽右,忽冷忽熟,忽宽忽严,忽张忽弛,出世法中的忽空忽有,忽断忽常等,都是因为偏离了中道的结果。儒家所谓的“过”与“不及”也是偏离了中庸之道的两个极端。为了防止修行中出现偏颇,龙树在《中观论》中提出了“八不中道”:即“不生亦不减,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比如,在生死观问题上,中道的认识是不生亦不减。如果离开中道,就会坠人“断”、“常”两个边见。“断见”认为,人死了就完了,一切都随之消失了。“常见”则认为,人死了就成为鬼,而鬼是永远不变的。显然,这两种边见都背离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论。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坚持中道?耕耘先生在禅学讲话中为我们提出四条基本原则,那就是:“对人的原则是自他兼利;治事的要求是恰到好虑;生活的理念是追求平衡;修行的方法是截断两头。”很明显,自他兼利、恰到好处、追求平衡、截断两头都体现着中道的理念。耕耘先生的四条基本原则,不但丰富了生活禅的内容,也指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做到修行生活不二,世出世法不二。中道是最好的不二法门。

天人合一是禅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强调天道和人道或者说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观点早在诸子百家时代就提出来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环保意识和生态平衡理论。之后,儒家和道家又在天人关系中加进了“天人感应”的神学,认为人要伤天害理会受到天的惩罚。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就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佛教传人中国后,其“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论更丰富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尤其对禅宗来说,更是禅天禅地,处处透露着活泼的禅机和禅境。净慧法师在《生活禅开题》中以自然现象举例说:“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浩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是啊,如果满天星斗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就不可能因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了。既然佛身充满法界,在禅者眼里也就“何处青山不道场”了。当今的四众弟子,生活在竞争激烈、纷扰复杂的社会里,不可能离群索居,躲人深山古刹长时间结趺打坐,也难得有大块时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完全可以忙裹偷闲,闹中取静,放慢生活节奏,为自己营造一块领略禅悦、感悟禅境的天地。例如在佛前诵经,在月下吟诗,在溪边倘佯,在阳台上看花开花落,云聚云散。从而使身心得到放松,走出自我封闭,当下就能获得自在。

关于什么是禅,还可以举出许多。因为禅舆生活一样,都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既敢直面生活,又能超越生活,便处处都是禅的道场,处处都有开悟的契机。

当然,我们把禅生活化,是为了使禅从神秘的殿堂中走出来,走向生活,走向大众。但这并不是说生活本身就等同于禅。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禅是佛学,不是禅学。不能用研究学术的观点与方法去研究禅。禅的修持虽然离不开生活,但禅的证悟却要依靠自省,而不是生活的赐予,遣一点非常重要,必须明白。南怀谨先生在《禅宗与佛学》中非常肯定地指出现代人在学禅中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抓住禅宗当下顿悟,立地成佛的话柄,好像只要聪明伶俐,会说几句俏皮话就算是悟道了。另一种是自己不肯深刻反省,只希望找到一个明师秘密地传授一个诀窍,就有了工夫,有了道行。忘了达摩大师说的“诸佛法印,非从人得”的明训。他指出,前者是“空疏狂妄”,后者是“神秘玄妙”。我想,这是我们在学习生活禅中要恃别注意的。一言以蔽之,还是那句老僧常谈:觉了就是佛,就是禅;迷了就不是佛,不是禅。禅的究竟,最终还是佛的究竟。(信息来源:摘自《洛阳佛教》)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