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里的衣食住行:佛也可以很可爱
发布时间:2023-09-18 04:11:18作者:佛缘网▲?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摄影/王寰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授权转载。“地道风物”是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旗下的原创内容公众号,这里汇聚了一群热爱山川美食的人,立志于“寻访最佳物产、捕捉匠心民艺、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人们总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想象
描绘神界的一切
石窟也不例外
庄严宝相的背后
一直有个满是滚滚红尘的俗世
▼
中国古人笃信:万物有灵。他们创作出亦真亦幻的传奇和小说,体现自然造化与天神仙佛之间的神秘联系。
▲?麦积山石窟,佛教在印度最初并不热衷于表现佛陀的形象,公元前 4 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为南亚带来了西方文明,佛教徒受此影响,开始模仿希腊雕塑造立佛像。之后佛教东传,丝绸之路沿线遂窟像林立。图为天水麦积山大佛,佛像方颐大耳,杏目似闭非闭,嘴角微笑若有若无,站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悠远淡定地面对脚下陵谷变迁、草木枯荣。摄影/吴健
绛珠仙草转世的林黛玉,与补天石化身的贾宝玉,一对神仙与灵石相爱相杀的CP。上天入地的孙猴子,又是石头缝里迸出的神灵。
?
▲?敦煌莫高窟 158 窟中的涅槃佛,建于吐蕃统治时期,全长 15.6 米,是敦煌现存最大的卧佛像。佛教认为涅槃是圆满寂静、无有烦恼的境界,因此涅槃像双目半闭,唇角含笑,神态柔和安详。摄影/吴健
除了文字,看得见摸得着的石窟寺造像,才实实在在是神佛与顽石的水乳交融。在河畔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简称石窟,冷冰冰的石头和高高在上的神明,总给人高山仰止的距离感。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图/视觉中国
其实,它们总是人造的产物,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被工匠们搬进了石窟寺中,见证了俗世的滚滚红尘。
衣:帝王豪掷千金的cosplay
?
人靠衣服马靠鞍,时装之所以是时装,正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
▲?藏经洞是莫高窟第 17 窟的俗称,此窟原为唐代河西吴僧统洪辩的影窟,后被用来封存经卷、文书、佛画等物品。年久日深,洞窟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清末才重见天日。当时洞内出土了包括敦煌文书在内的各类文物上万件,引来各国探险家争相劫掠。此图摄于 1978 年。摄影/?茹遂初?
民国的“旗袍风”,让黑白照片里张爱玲、阮玲玉、周璇们的容颜也变得鲜艳起来。《英雄本色》里油头墨镜、西装笔挺的小马哥,为改革开放后的“西装热”写下了万众共知的注脚。
?
相比现代人的声色犬马,法相庄严的石窟寺,似乎显得沉默而朴素。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右侧文殊菩萨造像服饰细节。摄影/袁嘉彤
其实不然,石窟造像和壁画中的服装,记录着大量有关当时当地服饰时尚的信息,因为,人们穿什么,神们就跟着穿什么。石壁是他们的舞台,时间是他们的出场BGM。
▲?西方日神及眷属?西魏 莫285 西壁南侧。图/《敦煌民俗画卷》
中国石窟中神佛形象的衣饰变化,见证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段漫长的历史。
▲?须弥山石窟。摄影/王寰
佛教起自古印度,石窟寺的营造也渊源于印度。石窟佛衣的样式是极为繁杂的,这和佛教的原始教义息息相关,佛教徒崇尚寡欲节俭,讲究穿得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对此,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可以说是最会过日子的。
▲?龙门石窟中的小佛像,唐代审美特色在此非常鲜明。?摄影/袁嘉彤
据佛家经典《十诵律》记载,他曾仔细研究过“最多穿几件衣服能抵御寒冬”这一“难题”,甚至不惜在冬夜亲身试验,夜深天渐寒,他一觉得冷,就喊弟子取衣给他穿,共取了三次,因此确定了僧人着“三衣”的规范:由内而外,第一层割截衣(袈裟)被叫作“安陀会”(梵语音译),第二层称欝多罗僧,第三层僧伽梨,三衣长短不一,形制各异。
▲?云冈石窟。摄影/王寰
?
石窟寺发源于印度,由西向东传入中国内地,石窟中栩栩如生的神佛,也如同周游各地的旅客,为入乡随俗而变幻衣饰。
?
▲?吐鲁番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摄影/茹遂初
比如中国最早开凿(3世纪)的新疆克孜尔石窟,4世纪开凿的甘肃敦煌莫高窟,融合了印度和中亚各国的佛衣特征,一股浓郁的“国际混搭风”呼之欲出。地理空间上越近中原,佛衣样式越发中国化。
在5-6世纪,由北魏皇室发起开凿的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一些佛像穿上了中原华夏民族的传统儒服——“褒衣博带”(“褒衣”可理解为宽襟或大袖之衣,“博带”指宽大的腰带),相比云冈,龙门石窟北魏造像的汉化程度要更深一些。因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改革,佛衣的厚度也薄了些许,这可能因为洛阳的气候要比大同温暖。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摄影/王寰
佛一定不怕热,但修佛像的人怕热,现代人可能不理解,对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来说,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力有多么深重。比如,孝文帝的太子元恂嫌新都洛阳炎热,受反汉化的贵族支持,逃回了故都平城(大同),后被孝文帝抓回洛阳囚禁致死,享年仅15岁,惩罚不听话的熊孩子,手段如此狠辣,确实令人咋舌。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图/视觉中国
而随时间推移,石窟佛衣的穿法也愈世俗化,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久负盛名,五尊大佛分别象征北魏的五位皇帝,史书记载:“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即成,颜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体上下黑子”。大佛的脸上和脚底嵌有黑曜石,来模仿皇帝身上的黑痣。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脸部特写。摄影/袁嘉彤
人面佛衣,尘世里的皇帝摇身一变,成了“当世如来”;武则天捐十万脂粉钱(化妆品经费)资助修造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据传也模仿了武媚娘的容颜。像云冈和龙门这样庞大的石窟寺建造,无不需要举国财力的支持,帝王豪掷千金,在石窟里玩起了佛装COSPLAY,佛衣上雕刻的璎珞宝饰,一定会让当初清贫修行的印度祖师们汗颜。
▲?大足石刻-宝顶大佛湾第3号-六道轮回图(南宋)。摄影/王寰?
佛像的容貌和衣着,来自凡人根据现实生活的联想,唐代已有“丰肌胜艳骨,菩萨似宫娥”的诗句,此后的石窟造型更加生活化。
在重庆大足石刻中,约20%的造像是非佛教题材,其中包含了不少历史人物和日常生活故事,除了佛衣和道袍,还出现了为数众多穿着世俗服装的人物雕像,尤其在《佛说父母恩重经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龛中比比皆是,这些造像层层叠叠,反映了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像一幕幕哑剧,与云冈、龙门的“帝王变装秀”遥相呼应。
▲?大足石刻-宝顶大佛湾第15号-父母恩重经变相(南宋)?摄影/王寰?
?
食:餐饮行业百科全书
?
神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石窟艺术里却不乏对饮食场景的描绘,尤其是石窟寺中常见的经变画,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在敦煌莫高窟中,就有不下50幅此类壁画,如果把各地石窟中描绘宴饮场景的雕刻和壁画连接起来构成一幅长卷,可以组成一部“餐饮行业百科全书”,涵盖食物从生产到消化的所有流程。
▲?勾棚百戏 五代?莫61?西壁。图/《敦煌民俗画卷》
首先是烹饪原料的获取过程,食物从哪里来?
一是狩猎,比如莫高窟西魏285、249窟的狩猎图;
二是畜禽养殖,比如大足石刻南宋《地狱变相》組雕中的“养鸡女”,莫高窟五代146窟的《挤奶图》;
三是农业种植,比如莫高窟北周第296窟描绘的农夫扶犁耕种场景,莫高窟盛唐445窟和安西榆林窟盛唐晚期第25窟壁画中的耕作、收割、扬场、晒谷场景。粮、肉、蛋、奶,各类食材齐全。
▲?店铺?五代?莫61?西壁。图/《敦煌民俗画卷》
然后是食材的加工和烹饪。既有粮食的加工,比如莫高窟五代61窟、元代465窟、安西榆林西夏第3窟壁画中都有人们使用石碓舂米、谷、麦的画面。
还有肉的烹饪,比如莫高窟唐代85窟的壁画《屠房图》中,一位屠夫在俎案上切肉,一只狗卧在旁边,眼巴巴地望着肉。有肉就要有酒,榆林窟第3窟有《酿酒图》,描绘了一台颇为先进的烧酒蒸馏器(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食物蒸笼)。有酒有肉,可以开吃了。
?
▲?肉坊 晚唐 莫85 窟顶东坡。图/《敦煌民俗画卷》
接着,关于饮食场景,敦煌莫高窟中的《宴饮图》《宴饮乐舞图》描绘的是贵族的宴会,场景隆重,纸醉金迷。而莫高窟五代146窟的《酒肆图》,则描绘了当时主要供平民大众使用的露天酒肆。从中可以看到不少古人的宴饮礼仪和餐具使用方法。
▲?宅子酒肆?五代?莫146 东壁。图/《敦煌民俗画卷》
?
不要以为,酒足饭饱之后就结束了,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没有蛀牙!古人早就意识到,只有口腔健康,才能吃嘛嘛香。在莫高窟五代146窟《净齿图》中:一个剃度后的僧人祼露上身,脖间围巾,右手执“嚼齿木”净齿,左手握盛水的净瓶。
▲?净齿?五代?
莫149。图/《敦煌民俗画卷》佛教将净齿用的器物称为齿木,主要用杨、柳、槐等树的枝条做成。齿木其实就是—次性“牙刷”,用后即弃。
而莫高窟196窟的晚唐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中有一幅《揩齿图》,说明即使没有刷牙工具,也可以用手指代替。人食五谷杂粮,自然要吐故纳新,而莫高窟中收藏的敦煌残卷,甚至还有《如厕图》,形成了新陈代谢的循环。
住:“禅”也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
在人类诞生之初,原始人就常常栖息在自然形成的洞穴里,山林中的洞窟非常隐秘,俗话说:“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在中国的神话里,神仙大多也居住在“洞府”之中。僧尼起居在人造的佛窟里,大概也希望借上几分“仙洞”的灵气,以便成佛。
▲?麦积山石窟。摄影/王金
?
相传达摩祖师曾来到嵩山的一个石洞中,面壁静修9年,由于他极其专注安定,飞鸟竞将达摩祖师误认为是一块大石头,在他的肩膀上筑起了巢穴,他的身影甚至印在洞中的石头上,近年来,旅游业大热,“达摩面壁影石”、“达摩面壁洞”也应时而生。
?
不过,僧人在洞窟中起居修行,确实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现象。石窟作为供人礼拜的寺庙,不仅住佛,还可住人,供僧人居住、修行、打坐的石窟叫做“僧房窟”,这是一种围绕一个较大的中厅.四周雕凿供憎人起居生活的小型洞窟的石窟形式。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敦煌城东南鸣沙山东麓,前临宕泉河,东向三危山。据说前秦时,僧人乐尊行至此处,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开窟造像,自此直至元代,营造不断。其中第 96 窟唐代大佛,高 30 余米,气势雄伟,窟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九层楼阁,飞檐翘角、红木青瓦,成为敦煌的标志性建筑。摄影/王金
?
在洞窟中修行的方法源自佛教发源地印度,由于印度所处的南亚次大陆气候湿热,雨季漫长,这些因素都让人心烦意燥,不利于修行,因此印度人就选择在冬暖夏凉的天然岩洞中起居、坐禅修行,在静谧、单调而艰苦的环境里排除一切外在干扰,修习禅定锤炼自己的身心,后来才有以人工在坚硬的山崖上开凿洞窟的做法。
▲?四川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摄影/王寰
在印度石窟、克孜尔石窟、云冈石窟中,都有这种僧房窟。僧房窟形沿袭了印度僧人苦修时,远离尘世喧嚣,隐居洞窟中的做法,后来在中国又发展出相似功用的“禅窟”。在陕西地区,还有在黄土断崖上因地制宜开凿的“土洞式”僧房窟,类似于“窑洞”。
▲??远看平凉泾川罗汉洞。?摄影/朱锐
随着石窟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石窟的建筑形制也在变化,鲜卑人开凿了云冈石窟,所以早期洞窟形制和内部结构和游牧民族的毡帐相似,随着北魏皇室倡导“改梵为夏”,石窟吸收了中国古代汉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样式,石窟内部分内外两室,石窟外部不只是光秃秃的石壁了,窟门仿木构建筑式样雕刻出明窗、屋檐、大门等,宛如真实可居的房屋。
▲?柏孜克里克石窟。摄影/王寰
行:神仙也有“极品飞车”
?
现代人的交通工具可谓五花八门,即便是不出远门的人,没事可能也要骑一骑共享单车,载具种类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堵,堵在路上的司机们,或许都恨不得自己的车会飞。虽然古人科技水平有限,但想象力却不输现代人,各种载具一言不合就上天入地,各显神通。
▲?克孜尔千佛洞新 1 窟的后室窟顶飞天像。摄影/范书财
凡人有飞机,神仙则有飞车,而且还是神龙和凤凰拉的车。在莫高窟西魏第249窟北壁,四龙拉车,东王公乘坐其中,车前车后还有神仙、神鸟、神兽护送,出行仪仗隆重。
同在249窟窟顶,东王公的老伴西王母乘坐凤车,三只彩凤拉车,随从车队规模同样庞大壮观。除了龙飞凤舞,还有飞虎车,在莫高窟西魏第285窟西壁北龛上,三只飞虎血口打开,拉着四轮车狂奔而去。车厢内二天人伸臂狂呼,另一人犹若力土举着盾牌。
▲?中外文化交融的日月神?晚唐 莫9 戈壁。图/《敦煌民俗画卷》
凡人们的各类马车、牛车、鹿车、羊车、骆驼车也在莫高窟壁画里比比皆是,除了牲畜拉车,还有直接驾驭动物的,比如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南壁的《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全副武装的士兵骑着战马。莫高窟初唐329窟,菩萨乘白象进入摩耶夫人的腋下,使她妊娠而生下释迦牟尼。此外,也有各种日常牲畜。
▲?山旅行人?五代?莫61?西壁。图/《敦煌民俗画卷》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莫高窟壁画里也记录了不少商队(莫高窟隋代420窟)和行旅(莫高窟五代第61窟西壁)交通的景象。
?
除了神兽和牲畜拉车,还有人力载具,莫高窟晚唐第156窟北壁,画有一官太太的出行图。图上绘有两台肩舆(轿子),每台有轿夫八名,八抬大轿是乘轿的最高规格,此外还有有舞乐、杂役在前导引,女官骑马护驾,场面热闹。
不要以为,只有成年人有车做,莫高窟156窟《父母恩重经变》中,一位母亲手推四轮童车,婴儿安卧车中,两条安全带束在婴儿身上以防止意外,这台童车造型与现代婴儿车颇为相似,壁画的榜题称之为“栏车”。
▲?榆林窟第3窟双尾船。图/网络
天上、地上,还有水上交通,比如:莫高窟第296窟独木小舟;莫高窟第323窟摇橹帆船;莫高窟第323窟扬帆前进;榆林窟第3窟双尾船;还有莫高窟第323窟的纤夫拉船。
山崖石壁既经自然的鬼斧神工,又受人力的锤砸雕琢,佛像、壁画、建筑、碑文……石窟寺中蕴藏的历史与文化信息浩如烟海。石头不会说话,石窟却是话痨,看似静穆庄严,却无时无刻不在絮絮低语,只要你驻足倾听,就会体会到石窟里的世事沧桑和人间百态。
▲?被人工毁坏的雕像,被大自然再次赋予新的美感。摄影/袁嘉彤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图片 ?即可阅读)?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是以它为原型。
看多了在国外的中国文物,来看看不一样的?
迎接2019,要有仪式感!
投稿事宜:
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具体信息。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74298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