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王邦维:佛教观念中的“众生”与“民族”

发布时间:2023-11-20 04:07:15作者:佛缘网
王邦维:佛教观念中的“众生”与“民族”

编者按:两千多年的传承中,佛教既坚持了自己最基本的信仰和理念,同时又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磨合乃至融合,有了更多更新的发展,并且在世界所有的宗教中,佛教是为数不多的完全不依靠暴力,不倚仗权势而获得民众信仰的宗教之一。那佛教是如何做到的呢?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认为这与佛教 众生平等 的观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佛教观念中的 众生 与 民族 》一文中直言 众生平等 是佛教最伟大、最重要、最有创造性的理论之一,王邦维教授同时认为这种观念在当今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凤凰佛教佛教观察家编辑文章如下:

王邦维(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李保华)

现代学术意义上理解的 民族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种意义上的民族,也可以有地域意义上的民族,也可以有文化意义上的民族,也可以有宗教意义上的民族,其他方式,其他内涵意义上的理解还有不少。

但这里讲的民族没有这么复杂。我们对 民族 一词,如果作一般的理解,大致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历史形成,人种、语言和文化各类特征相结合的族群,例如印度人、中国人等等。

这是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现代政治和文化意义上的民族以及国家,在近代才形成。现代的民族和国家与古代的民族和国家当然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我们的讨论,既涉及到历史,也不能不与现实有关。这是需要说明的第二点。至于 众生 一词,我们的理解则相对简单。一切有情即是一切众生。 众生 一词,虽然不能说是佛教的发明,但在佛教的理念中,众生被前所未有地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考虑,则可以说是佛教理论中非常了不起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其他的宗教中,我们很少能够发现同样的情况。

众生平等 是佛教最伟大、最重要、最有创造性的理论之一,也是佛教最基本的一种价值判断。佛祖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初,就确定了这个原则。佛经中讲到 众生 和 众生平等 的地方很多,《出曜经》、《法华经》、《华严经》中都有表述。

在印度的历史上,佛教大概是最早提出众生平等观念的宗教。印度很早就存在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初,就反对种姓制度。佛教反对种姓制度的观念基础,就是众生平等。大乘佛教出现以后,更加强调这一理念。两千多年来,众生平等理论的意义愈益彰显,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接受众生平等观念的,已经不仅仅是佛教或者佛教徒。

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上还有其他的问题,印度的问题也不仅仅在于种姓制度。佛教诞生于印度,从最初的意义上讲,佛教在印度文化的背景下出现,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印度很早就有了高度发展的文明。印度人有自己的文化区域包括中心区域,相对于中心区域以外的地区,印度人往往有自己的文化优越感。出现这样的情形并不奇怪。古代世界其他较早发展起来的文化与文明也常常有同样的例子。

在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中,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称为五印度,其中的中印度也往往称为Madhyade a,中国古代翻译为 中国 ,但这个 中国 是印度的 中国 ,不是中国人的中国。印度的 中国 ,古代曾经是印度文化的中心区域。

佛教就诞生于印度的 中国 。与 中国 一名相对,与印度相邻或印度以外的地区,印度人称作 边地 , 边地 之人,称为Mleccha,音译为 弥梨车 或 篾戾车 。在一般印度人看来, 边地 野蛮,尚未开化, 弥梨车 即野蛮未开化之民。这样的看法,在佛经中也有所体现。而且印度的佛教徒认为,边地没有佛教,因此不是好的转生之处。

强调(印度的) 中国 文化的优越,认为 边地 和 弥梨车 不足道,显然是印度传统中的一种偏见。不过,在古代有这样的偏见,上面讲了,可以理解。在印度,即使是佛教徒,受到传统的影响,因而有这样的看法,也不奇怪。而且,这样的情形在古代其实不限于印度。

但是,从佛教的角度讲,这样的偏见应该而且能够得到弥补或者纠正。天下众生,出生在不同的地方,应该平等,尤其是在闻佛学佛的机缘上,应该有同样的机会。佛经中 佛为四天王说法 的故事,反映的就是这样的观念。

故事当然只是故事,重要的是故事要传达的理念,那就是:佛关怀众生,要把佛法平等地转达给一切众生。佛教的道理只有一个,众生虽有不同,但不管是谁,都有能力理解佛的教言,从佛的教言中获得觉悟。

这样的故事说明的是,历史上的佛教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以 众生平等 的理念传达自己的教义。考虑到印度的语言和文化历史的背景,这是了不起的一种观念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就超越了前面讲到在 中国 与 边地 、 弥梨车 区分的界限。佛教不仅是 中国 的宗教,也是 边地 的宗教。佛教不分民族,是众生的信仰。

民族问题在古代是大问题,到今天还是大问题。我们看今天的世界,许多问题,往往都与民族问题有关。各个民族之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等。

平等看待,平等相处,平等交往。既然众生平等,民族怎么能不平等呢?如果接受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就必须承认所有民族平等。但现实的问题当然没有这样简单。娑婆世界,芸芸众生,境遇不同,因缘各异。历史的原因,往往使一些人产生错误的认识。

世界上存在不同的民族。民族与民族之间,有种种差异。这种差异,在精神文化的层面,就是所谓的民族性。民族性与天下所有的事物一样,既有正面的内容,也有负面的内容。很多时候民族性需要改造和进步。历史上印度以 中国 为优越,以 边地 为低劣,表现出的是一种心态的偏见。心态的后面是民族性。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可以纠正这样的偏见,消除这样的妄执,调适这样的心态。但人们在类似问题认识中表现出的偏见或者说妄执,往往不仅止于此,也不仅仅只是在印度,各种偏见或者说妄执直至今天,也并未完全消除。认识到众生平等、民族平等,有利于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也有利于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在释迦牟尼之后的两千多年,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不仅有普世的价值,更有现实的意义。所谓 有佛法就有办法 ,这就是办法之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