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化你就错了,佛教戒律其实都来源于现实需要
发布时间:2023-10-14 04:09:32作者:佛缘网神秘化你就错了,佛教戒律其实都来源于现实需要
提起佛教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人不食荤腥;出家人则不能婚恋。
对于佛教信仰者的这些饮食、行为的约束,在佛教里就称之为戒律。戒律对于佛教徒,就相当于纪律对于团队,既是对成员言行思想的约束,也是将团队成员区别于其他普通大众的标尺。
佛陀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候,他的弟子就问:“佛陀不能住世说法的时候,后来的佛教徒跟着哪位老师学习佛法?”佛陀回答:“以经卷为老师!”弟子又问:“如果所有的佛经都消失了,那么又以谁为老师呢?”佛陀回答:“以戒为师!”
戒就是通俗讲的戒律,可见戒律对于佛教徒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佛教的宗派中,就有一个专门以戒律为修习法门的,就是律宗。律宗在近代曾经出过一位大师,就是著名的弘一法师。
从最原始的佛教说起,佛教的基本戒律有五个方面:杀、盗、淫、妄、酒。前面的四条都是专门约束行为的,唯独最后面的一条特意指向了饮食习惯。
杀就是杀生,意指对有情众生生命的有意剥夺。所以一个正信而严谨的佛教徒,总会“走路怕伤蝼蚁命,为护飞蛾纱罩灯”,非常谨小慎微。杀戒作为首条戒律,意义重大。抛开业力、轮回等更为专业和复杂的学说,从浅显的层面讲,戒杀,对内可以保护和滋养人的慈悲心;对外则可以以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视众生平等,善待一切众生,尽力救拔一切众生,或者广结善缘。退而求其次,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等原因,伤害其他有情众生。基督教讲“博爱”,但仅仅停留在对人类的层面,而佛教的慈悲,则已宽泛到一切有情的生命体,但不包括没有智识的植物。
盗就是偷盗,用法学术语讲就是非法侵占他人财物,这个非常好理解,不论在哪个宗教、团队或者文化背景下,偷盗行为总是因为其社会危害性而被排斥的。对于佛教徒而言,戒盗还有一个最起码的功能,就是戒除佛教徒修行者对物质享受乃至世间万物的依恋和贪婪。佛教三毒“贪嗔痴”,贪婪不但是佛教徒修行的第一道障碍,更是人性中最丑恶的因素。
因为宗派以及出家、在家的不同,佛教对于婚恋行为的规范不一,有的主张禁止,有的并不反对婚配。佛教虽然倡导断除一切世俗牵挂,但在婚姻恋爱问题上,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禁欲主义者。藏传佛教的一些流派和日本的沩仰宗的僧侣,都是允许结婚生子的,久负盛名的“情僧”仓央嘉措,非但没有因为一场缠绵真切的爱情被人非议,反而深受人的尊重,他为情人所写的那些诗歌,更被人广泛传颂,奉为经典。
但是,佛教是戒“淫”的。这个“淫”,并不是指在人伦道德规范之内的两性关系,而是指夫妻之外的乱性。“无奸不杀”,两性关系的混乱往往是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根源。所以,佛教的“杀戒”、“淫戒”和“盗戒”,不但具有宗教意义,更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行为规范。
酒是一种麻醉剂,会让人兴奋或者失常,很多醉酒的人往往言行和平时判若两人,甚至还会造成一些荒唐或者重大错误。为了保持僧众的威仪和心性清明,佛陀在最初制定戒律的时候,就把“酒”这一种特殊的饮料排除在了僧侣食谱之外,严格禁绝。
酒戒是原始佛教戒律中唯一一条对饮食提出的要求。像被大众熟悉的对于“五荤”(葱蒜等食物)等等的禁忌,都是后来才出现的。对于“五荤”的禁忌,不但佛教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借鉴了佛教的这些规定,甚至道教还加了“三厌”(大雁肉、乌龟肉、狗肉)的戒律。佛道两教虽然在“五荤”的内容稍有差异,但总体上,被禁忌的葱蒜等都是一些容易让人产生不良口气和气味的食物。这个禁忌,其实源于一个很现实的需要,并没有其他神秘的理由在里面。佛教的僧团出现以后,由于是团体生活,大伙在一块居住、学习,要是吃了这些食物,产生的气味很容易让他人不舒服,故而约定成俗不再食用。直到后来,人们又参考药物学等方面的理由,把这个习惯纳入到了戒律范围。例如说“五荤”的食物能够昏神伐性等说法,其实和佛教的根本教义关系不大。
在人们的常识里,佛教徒是不能吃肉的,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但这个规定在佛教的原始经典中是找不到依据的。从佛教的历史看,佛陀释迦牟尼当年也和众多弟子们一样,奉行托钵乞食的习俗。托钵乞食,就是“恒顺一切众生”,信众施舍什么,就吃什么,没得挑,除过酒和容易产生异味的食物,也难以在饮食方面提出其他苛刻的要求。
对于肉食的禁忌,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的贡献。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从佛教“杀戒”衍生,以帝王的权力,颁旨要求佛教徒不能吃肉。“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当然了,要是大家都不吃肉,也就可以减少对动物的杀害。梁武帝当时遵循的可能就是这个思维模式。
梁武帝的这个规定,起初是以王权推行的,后来得到了佛教徒的广泛认可和继承,成为北传大乘佛教的戒律之一。当然,在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泰国、缅甸等,和信仰藏传佛教的地区,对于肉食是没有禁忌的。这既有对教义的理解差异,也和当地的气候特征、物产等有密切关联。例如在蔬菜、水果奇缺的西藏,要是要求僧侣吃素,那么这些人的生存和健康就很难保障。
北传大乘佛教这条戒律,不但得到了中国信徒的支持和奉行,后来也被其他非教徒的认可,产生了一批和宗教无关的素食主义者。素食不但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科学态度。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前对人类健康影响比较大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三高”就与大量摄入肉、蛋等食物有密切关系,同样的情形在素食主义者身上发生的几率明显就小得多。
素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但对于自身健康有利,也具有重要的外部价值。肉食的大量生产和消费,会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加速排放,既不利于生态平衡,也不利于地球环境的稳定。可见,佛教最迟的这个倡导,已经从宗教层面辐射到科学领域,升华到保护地球的层面,这也许是佛教倡导的慈悲精神的化现吧。
最后,说一个关于佛教烧香的起源。在当前的佛教说法里,焚香的意义非常高深和重大,例如表示虔诚供养佛法僧三宝;传递诚恳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表示燃烧自身,无私奉献,普香十方。这些繁复的说法,都是后来的佛教徒借助教义附会和添加的,原始的佛教对此并无特别的说法。
前面说过,随着佛教的壮大,僧众越来越多,相应地居住空间人口密度也逐步增加。在讲经说法或者僧众聚会的时候,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汗味、体味、脚臭味等混杂交叠,既让人难以忍受,也不利于众人的健康。于是,就在群体活动的时候,焚烧一些能产生香味的材料,以掩盖和减轻臭味。这些香味,在炎热的季节,也有驱除蚊虫的双重效果。所以,焚香就被作为礼佛的一种必要礼仪被保留和传承了下来。
(粗陋见解,抛砖引玉,欢迎大德和善知识指正。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非常感谢作者。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欢迎以各种方式与作者互动!
)